
(1) [trick]∶手段;花招
这是他们惯用的伎俩
(2) [technique]∶技艺;本领
见他伎俩,飞马6*报太祖。——明·佚名《英烈传》
(1).技能;本领。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业》:“盖人流之业,十有二焉……有伎俩。” 刘昞 注:“错意工巧。” 唐 贯休 《战城南》诗之一:“ 邯郸 少年辈,个个有伎俩。” 明 康对山 《述隐》曲:“愧无伎俩佐 虞 唐 ,堕落在儿曹细党。” 柳亚子 《论诗六绝句》:“一卷生吞 杜老 诗,圣人伎俩只如斯。”
(2).手段,花招。 元 刘时中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吞象心肠歹伎俩,谷中添粃屑,米内插粗糠。”《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大尹喝退 高赞 ,唤 尤辰 上来,駡道:‘弄假成真,以非为是,都是你弄出这个伎俩!’”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妖妇进资甚巨,而贪婪无厌,鬼蜮伎俩,愈出愈奇。”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二:“什么曾祖手里传下来的,什么旧契所载都图一点不差,明明是一派胡说,敲诈的伎俩!”
(3).犹言狡诈。《金6*瓶6*梅词话》第二十回:“我駡你句真伎俩,媚人狐党,衝一片假心肠。”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伎俩汉语 快速查询。
“伎俩”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不正当的手段、花招或骗术,通常带有贬义色彩。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的详细解释:
手段与花招
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不正当或狡猾的方法。
例:识破敌人的阴谋伎俩。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598页。
查看词条(注:此为商务印书馆官网部分公开内容)
技能(古义)
古代亦指技艺、才能,但现代已较少使用此义。
例:《人物志》载:“伎俩之材,司空之任。”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1035页。
“伎”通“技”,本指技艺;“俩”为手段。二字结合后,逐渐偏向贬义化,强调“取巧之术”。
唐宋时期多指“技艺”(如白居易诗:“伎俩虽巧性多愚”),明清后渐侧重“欺诈手段”。
来源: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第320页。
多用于揭露欺骗、虚伪或投机行为(如:政治伎俩、商业伎俩)。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631页。
“这些看似高明的伎俩,终将在事实面前暴露无遗。”
——《人民日报》2023年1月评论文章
原文链接(注:此为《人民日报》电子版存档)
参考资料全文来源:
“伎俩”的详细解释如下: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例证或方言用法,可参考《英烈传》《人物志》等文献。
稗小伴流备尝艰苦跛鼈千里惨慄赤巴巴迟慢冲默淳懿翠旌打谷场电疗帝竹焚尸覆射憨实话名潢浔豇豆红翦截僭伪夹振几何巨商科具冷官嘹乱乱法虑猜旅邸麻石螟脯偏滥坡公堤清望衾褥穹苍趋之如鹜热瓦甫杉板子扇市闪倏稍稍慎护哂纳师弟饰法收服衰叔双亲刷子祀灶日私衷田祭铜兽危桥闻风远遁龌齚显比虾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