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散官的意思、散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散官的解释

有官名而无固定职事之官。与职事官相对而言。 汉 制,朝廷对大僚重臣于本官之外加赐名号,而实无官守。 魏 、 晋 、 南北朝 因之。 隋 代始定散官之制。 唐 、 宋 、 金 、 元 因之。文散官有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光禄大夫等;武散官有骠骑将军、辅国将军、镇国将军等。其品秩之高下,待遇之厚薄,各代不一。《隋书·百官志下》:“居曹有职务者为执事官,无职务者为散官。” 宋 陆游 《<施司谏注东坡诗>序》:“ 东坡 盖尝直史馆,然自謫为散官,削去史馆之职久矣。” 清 李赓芸 《炳烛编·金石萃编苻璘碑跋误》:“朝议大夫者,散官。”参阅《通典·职官十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散官是中国古代职官制度中的一种特殊官职类型,主要特点为有官阶而无固定职事,多作为官员等级、俸禄及身份的标志。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及历史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定义

散官指不担任具体行政职务,仅表示品秩、俸禄等级的官职。与“职事官”相对,其功能侧重于标识官员的资历、阶位及待遇,常见于魏晋至明清时期。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第6卷第1243页;《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散"字条。

二、历史演变与特征

  1. 起源与制度化

    始见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形成完备的“散阶制度”。唐代散官分文武,如“金紫光禄大夫”(文散官正三品)、“骁骑尉”(武散官从六品),用以定俸禄、服饰及班序。

    来源:《新唐书·百官志》;杜佑《通典·职官典》。

  2. 功能定位

    • 等级标志:确定官员本品(基本品级),影响俸禄、章服(如唐代三品以上服紫)、车驾仪制。
    • 资历积累:官员考满后可授予更高散阶,称“叙阶”,如宋代“寄禄官”体系。
    • 优抚安置:用于安置老臣、勋贵或闲退官员,如明代“致仕加衔”。

      来源:龚延明《中国历代职官别名大辞典》;《明史·职官志》。

三、相关概念辨析

四、典籍例证

  1. 《唐六典》卷二:“凡九品以上职事官,皆带散位,谓之本品。”
  2. 《宋史·职官志》:“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唐六典》《宋史》。

五、现代研究延伸

当代学界将“散官”纳入“品位分类”制度研究,强调其作为官僚等级管理工具的作用。可参考阎步克《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引用文献链接(真实有效):

  1. 《汉语大词典》在线版:http://www.hanyudacidian.cn
  2. 《中国历代职官别名大辞典》介绍:https://www.cp.com.cn/book/cb1debda-a.html
  3. 中华书局《唐六典》电子资源:https://www.zhbc.com.cn/e/action/ListInfo/?classid=39

网络扩展解释

散官是中国古代官员体系中一种特殊的官职形式,其核心特征为“有官名而无固定职事”,主要作为等级称号或荣誉头衔存在。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散官与职事官相对,指仅有官衔但不负责具体政务的职位,多用于表彰功勋或调节官员待遇。例如,唐代的“光禄大夫”、宋代的“开府仪同三司”均属此类。

  2. 历史演变

    • 起源:汉代已有类似制度,如“散骑常侍”作为皇帝顾问官,但未形成体系。
    • 制度化:隋朝首次明确散官名称,文武重臣可获此类头衔,标志着散官与职事官正式分离。
    • 发展:唐宋时期进一步完善,文散官(如特进)、武散官(如骠骑将军)分类清晰;明清时散官逐渐虚化,仅保留名号。
  3. 功能与意义

    • 等级标识:通过品秩(如从一品到九品)区分官员地位,决定俸禄等待遇。
    • 职务缓冲:职事官职位有限时,散官可作为过渡或荣誉性安排。
    • 奖惩机制:官员被免去实职后,常以散官身份保留待遇。
  4. 与职事官的区别
    |类别 |散官 |职事官 | |----------|------------------------|------------------------| | 职责 | 无实际职务 | 有具体政务 | | 作用 | 标示等级、待遇 | 行使行政权力 | | 授予对象 | 功勋官员、退职者等 | 实际任职者 |

  5. 代表性例子

    • 文散官:唐代“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宋代“特进”(从一品)。
    • 武散官:隋代“骠骑大将军”(正四品)、元代“镇国上将军”(从二品)。

需注意,明清时期散官制度逐渐衰落,官员待遇主要依据实际职事官品级。以上信息综合自多部古代典制文献及权威辞书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

爱乐闇懦白云苍狗擘张鄽阓传食春瘴慈笃瓷甖大秦寺点指丁书而且饭槮风人体風移官程害鸟还阙何道环翠谎皮匠骄解化铿锽客坐口浅莨菪没了头靡丽迷媚摩笄拿腔做势排磕陪送披翫乾洗跷恠情见乎言嶔奇亲仁善隣七言诗囷京神贵拾遗补阙示众水国澌静素腰恌躁剔目头搭推捱妥安文同五恶五叶五铢衣详要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