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柏国的意思、柏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柏国的解释

古国名。在今 河南省 西平县 。 春秋 时为 楚 所灭。《左传·僖公五年》:“ 楚 鬭穀於菟 灭 弦 , 弦 子奔 黄 。於是 江 、 黄 、 道 、 柏 方睦於 齐 ,皆 弦姻 也。” 杜预 注:“ 柏 ,国名。”《元和姓纂》卷十引 汉 应劭 《风俗通》:“ 柏国 在 汝南 西平县 ,为 楚 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柏国是中国周代分封的一个诸侯国,属于姬姓小国,其历史记载主要见于先秦文献及后世史地著作中。

  1. 国名与性质

    “柏”为国名,属周代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其国君为姬姓,表明与周王室同宗,是周朝宗法制度下的封国。

  2. 地理位置

    柏国位于汉晋时期的汝南郡西平县附近,即今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及其周边地区。《汉书·地理志》汝南郡下提及“西平”,其地即古柏国所在区域。

  3. 历史沿革

    • 西周时期:柏国受封立国。
    • 春秋时期:作为小国,柏国曾参与诸侯间的盟会活动。据《左传》记载,柏国曾与晋国等结盟(如鲁定公四年,柏国参与召陵之盟)。
    • 灭亡:春秋末期,柏国被强大的邻国楚国所灭,其地并入楚国版图。灭亡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
  4. 后世影响与遗迹

    柏国虽小且存续时间不长,但其名仍保留在地名中(如西平县古称“柏亭”、“柏城”)。今河南西平境内仍有“柏国故城”遗址,为研究周代诸侯国历史地理提供了实物证据。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柏国”是中国上古至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以下从多个角度综合解释其含义与历史背景:

一、起源与建立

  1. 开国背景
    柏国又称柏子国,由黄帝轩辕氏的臣子柏高(或作柏芝)建立。其族群以柏树为图腾,故以“柏”为国名,后人尊柏为象征,西平因此得名“柏城”。

  2. 姓氏渊源
    柏国可能为己姓或嬴姓,属柏皇氏后裔的封国。周朝时受封为子爵,君主柏冏曾担任周王室太仆正。

二、地理位置与疆域

三、历史沿革

  1. 存续时间
    历经夏、商两代,西周时期重建,最终于春秋时期被楚国所灭。
  2. 政治活动
    柏国与江、黄、道、弦等小国联姻结盟,曾参与齐桓公主导的“召陵之盟”(公元前656年),共同抵御楚国。

四、灭亡与影响

五、文化意义

柏国虽小,却是研究周代诸侯国政治生态及楚文化北扩的重要案例。其遗址现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左传》《元和姓纂》等文献,或查阅驻马店新闻网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鼇抃悲喜并后宾朋满座比众跛鳖千里博览布路长乐殿澄浊翠琅玕翠鹊大主定洋断纸余墨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燔瘗分片赶圩亘绝光济刮舌鸿笔猴子灰靡虎略甲革机明畸人久次极网老驴良贵练祥骊唱临难不惧马化卖爵鬻官卯君绳绳谋杀钦幸戚竖拳击确认趣味诎信躯顔日至沙风善胜石室金匮速食面替坏推舟于陆忘命挽赁痿者不忘起我每闲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