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石室金匮的意思、石室金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石室金匮的解释

亦作“ 石室金鐀 ”。古代国家收藏重要文献的地方。《史记·太史公自序》:“紬史记石室金匱之书。” 司马贞 索隐:“石室、金匱皆国家藏书之处。”《汉书·司马迁传》作“石室金鐀” 清 龚自珍 《尊史三》:“ 太史公 生 左冯翊 ,而长京师,诵古文於京师,仕则紬石室金鐀於京师,其两世取师友……尽京师耆旧卿士。”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北江诗话》:“次则搜采异本,上则补石室金匱之遗亡,下可备通人博士之瀏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石室金匮

“石室金匮”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档案保存制度,指用石筑的库房和金属柜匣珍藏重要典籍文献,后比喻严密保存珍贵事物。其释义可从三方面展开:


一、字面结构与历史渊源


二、核心语义与权威释义

  1. 实体机构

    汉代宫廷档案库,由太史令掌管。《史记·太史公自序》载“迁为太史令,䌷史记石室金匮之书”,指司马迁查阅皇家档案著史。

  2. 比喻意义

    引申为对重要事物的极致守护。清代王先谦《汉书补注》称:“以金为匮,以石为室,重缄封之,保慎之义”。


三、现代引用与语义延伸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石室金匮词条。

    查看词条(需订阅访问)

  2. 《汉书·高帝纪》,中华书局点校本。
  3. 王先谦《汉书补注》,清光绪二十六年虚受堂刊本。

(注:古籍原文可通过《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等平台核实:https://ctext.org/

网络扩展解释

“石室金匮”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国家收藏重要文献的场所。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该成语原指用石头建造的房屋和金属制成的藏书柜,象征古代国家最高级别的文献保存设施。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司马贞进一步注释为“石室、金匮皆国家藏书之处”。

  2. 用法与结构

    • 词性:中性成语,多用于书面语。
    • 语法功能:通常作主语、宾语或定语,如“补石室金匮之遗亡”(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北江诗话》)。
    • 近义词:金匮石室(两者词序不同,但含义相同)。
  3. 历史与文化意义
    古代重要典籍、史书、法典等均藏于此类场所,例如明代皇家档案馆“皇史宬”即被称为“石室金匮”的典型代表。现代语境中,该词也可比喻国家级图书馆或档案馆。

  4. 示例与延伸

    • 造句:“文津阁《四库全书》迁入新的石室金匮并永久封存”。
    • 注音:shí shì jīn guì(部分文献注音为“kuì”,但“guì”更常见)。

总结来看,这一成语既承载了古代文献保存的智慧,也体现了中华文化对历史传承的重视。

别人正在浏览...

拔赵帜扁柏超伦轶羣宠狎蠢动淳直大发横财单幕倒坏东丘短少杜口无言防贼烦言匪解风坛皋皋膏液共需寡婶诡黠黄连昒爽检直寄殡霁止箕箒絶产慷慨输将壳质掠夺连串怜嗟嫽妙戾很里外夹攻罗袂满处门里人漠然模式怒行鹏力羣言堂商功十二石匮誓约唆诱天野通事图度丸散违亲伟秀雾霾迕物下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