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國的意思、柏國的詳細解釋
柏國的解釋
古國名。在今 河南省 西平縣 。 春秋 時為 楚 所滅。《左傳·僖公五年》:“ 楚 鬭穀於菟 滅 弦 , 弦 子奔 黃 。於是 江 、 黃 、 道 、 柏 方睦於 齊 ,皆 弦姻 也。” 杜預 注:“ 柏 ,國名。”《元和姓纂》卷十引 漢 應劭 《風俗通》:“ 柏國 在 汝南 西平縣 ,為 楚 所滅,子孫以國為氏。”
詞語分解
- 柏的解釋 柏 ǎ 常綠喬木,葉鱗片狀,結球果,有“扁柏”、“側柏”、“圓柏”、“羅漢柏”等多種。木質堅硬,紋理緻密。可供建築及制造器物之用: 露(柏樹上的露水,據說用以洗眼,有明目的作用)。 姓。 柏 ó 〔
- 國的解釋 國 (國) ó 有土地、人民、主權的政體(古代指諸侯所受封的地域):國家。國土。國體(a.國家的性質;b.國家的體面)。國號。國度(指國家)。國策。國情。國法。國力。國防。國威。國寶(a.國家的寶物;
網絡擴展解釋
“柏國”是中國上古至春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以下從多個角度綜合解釋其含義與曆史背景:
一、起源與建立
-
開國背景
柏國又稱柏子國,由黃帝軒轅氏的臣子柏高(或作柏芝)建立。其族群以柏樹為圖騰,故以“柏”為國名,後人尊柏為象征,西平因此得名“柏城”。
-
姓氏淵源
柏國可能為己姓或嬴姓,屬柏皇氏後裔的封國。周朝時受封為子爵,君主柏冏曾擔任周王室太仆正。
二、地理位置與疆域
- 核心區域:位于今河南省西平縣呂店、柏亭一帶,另一說在舞陽地區。
- 遺址考證:西平縣出山鎮八張村發現古柏國文物景觀帶,推測為都城西門所在地。
三、曆史沿革
- 存續時間
曆經夏、商兩代,西周時期重建,最終于春秋時期被楚國所滅。
- 政治活動
柏國與江、黃、道、弦等小國聯姻結盟,曾參與齊桓公主導的“召陵之盟”(公元前656年),共同抵禦楚國。
四、滅亡與影響
- 滅亡原因:地處楚國北進中原要道,夾在楚與晉、宋等強國之間,難以維持獨立。
- 後裔去向:部分遺民被遷至湖北麻城柏子山,子孫以國為氏,形成柏姓。
五、文化意義
柏國雖小,卻是研究周代諸侯國政治生态及楚文化北擴的重要案例。其遺址現為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左傳》《元和姓纂》等文獻,或查閱駐馬店新聞網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柏國(bǎi guó)一詞的意思是指古代中國東部的一個國家,即現在的山東地區。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木(mù)和十(shí),共計12畫。柏國一詞來源于《尚書·洪範》中的記載,它是指古代大禹治理洪水後,在山東地區建立的一個小國家。在繁體字中,柏國的寫法相同。至于古時候漢字寫法,柏國一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因為漢字的演變曆經千年,古時候的寫法已經不再使用。
以下是柏國一詞的例句:
1. 據史書記載,柏國是大禹治水後的重要成果之一。
2. 柏國在古代是一個富饒而莊重的國家。
3. 這部作品描繪了柏國的繁榮與興衰。
柏國的組詞可能有:“柏國人”、“柏國文化”、“柏國曆史”等。而與柏國這個詞的意思相關的近義詞可能包括“德國”、“山東”等。至于反義詞,可能沒有一個直接的反義詞與柏國相對應,因為反義詞常常是指完全相反的意思,而柏國這個詞的意義是特指一個具體的國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