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木的意思、尺木的详细解释
尺木的解释
(1).古人谓龙升天时所凭依的短小树木。 汉 王充 《论衡·龙虚》:“短书言‘龙无尺木,无以升天。’又曰‘升天’,又言‘尺木’,谓龙从木中升天也。”《三国志·吴志·太史慈传》“当与卿共之”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策 问 慈 曰:‘……﹝卿﹞天下智士也,但所託未得其人。射钩斩袪,古人不嫌。孤是卿知己,勿忧不如意也。’出教曰:‘龙欲腾翥,先阶尺木者也。’” 唐 刘禹锡 《薛公神道碑》:“文馆入仕,幽龙未光,尺木为阶,啾然欲翔。”或谓“尺木”是龙头上如博山形之物。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鳞介篇》:“龙头上有一物,如博山形,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
(2).比喻登仕的凭借。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八:“ 苏参政简 登科时, 宋尚书 白 为南省主文;后七年, 宋 为翰林学士承旨,而 苏 相继入院,同为学士。 宋 尝赠诗云:‘昔日曾为尺木阶,今朝真是青云友。’”
词语分解
- 尺的解释 尺 ǐ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书信)。尺短寸长。尺牍。 量长度的器具:竹尺。 像尺的东西:铁尺。仿尺。
- 木的解释 木 ù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 木料、木制品: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棺材:棺木。 质朴:木讷(朴实迟钝)。 呆笨:木鸡。
网络扩展解释
“尺木”是一个源自古代文献的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一、神话中的释义
- 龙升天的凭依
古人认为龙需要借助短小的树木(即“尺木”)才能升天。这一说法最早见于汉代王充的《论衡·龙虚》,其中提到“短书言‘龙无尺木,无以升天’”,并解释为“龙从木中升天”。
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鳞介篇》中提出另一种观点,认为“尺木”是龙头上类似“博山形”(古代香炉造型)的结构,并强调“龙无尺木,不能升天”。
二、比喻义
- 仕途或才能的象征
宋代文献中,“尺木”被引申为进入仕途的凭借或才能的象征。例如《石林燕语》用此比喻官员的晋升依托。
需注意,部分现代资料(如)将其解释为“无用的人或事物”,但此说法缺乏古代文献支撑,可能是对原意的误解。
补充说明
关于“尺木”的争议:
- 部分学者认为“尺木”可能是“尺水”的讹误(如),但未成定论。
- 不同典籍对“尺木”的形态存在差异,反映了古代神话的多元性。
以上信息综合自多部典籍及词典释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论衡》《酉阳杂俎》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尺木(chǐ mù)是一个汉字词,由两个部分组成:尺(chǐ)和木(mù)。尺木的意思是指由木头制成的尺子。
尺(chǐ)是一个由丨和尺部构成的汉字,它是用来测量长度的工具,有时也可以表示一种单位长度。木(mù)是一个由木部构成的汉字,表示木材或木制的物品。
据了解,尺木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尺子是用来衡量和测量物体长度的重要工具。在汉字演变的过程中,尺和木这两个字形合并在一起,就形成了现在的尺木字。
尺木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基本相同,只是字体形状稍有差异。
在古代,尺木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古时候的尺木字形可能比现代的简化字复杂一些,但基本上仍然由尺和木这两个部分构成。
以下是一个关于尺木的例句:
我用尺木测量了书桌的长度。
尺木还可以结合其他词语来形成新的词语。例如:尺寸、木制品等。
与尺木意思相近的词语有:尺子、木尺等。
尺木的反义词可以是其他与尺木相对的词语,例如:纸张、纤维等。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阿社半周期被盖波痕不老春才疏计拙吃偏食疮疹触眼玳帘丹帜电脚雕流抵偿钝才恶衣菲食发函反畔高牙官顿鼓徵含苞待放横拓鸿函巨椟会闱简功饯席饥弊憬憧敬老尊贤聚歼巨鹿侯军客开敷坎井之鼃控阨雷公鳞文留落鸣声上下埤堄齐列青远秦琼起早挂晚山寇社会形态生拉硬拽授田説不去愬冤司旦桃根听唤下江翔麟紫想思小杖瞎淘淘袭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