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下江的意思、下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下江的解释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长江下游地区

详细解释

(1). 长江 下游地区,包括 江苏 、 安徽 、 浙江 等省。《糊涂世界》卷四:“后来没得法子,照着 下江 的俗例,娶了 黎观察 的令爱,那知非常悍泼。” 茅盾 《船上》:“其实不待她开口,光看那种风度,就知道她是 下江 人了。”

(2). 江苏省 的别称。因 江苏省 居于 安徽省 的下游,故称 安徽省 为 上江 , 江苏省 为 下江 。

(3). 娄江 的别称。即今 江苏 浏河 。《史记·夏本纪》“ 三江 既入, 震泽 致定” 唐 张守节 正义:“ 江 东北下三百餘里入海,名曰 下江 ,亦曰 娄江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下江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核心含义,依据权威辞书解释如下:

一、地理概念:长江下游地区

指长江自江西九江至入海口的河段及周边区域,具体涵盖今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此义项源于古代以长江流向为参照的方位划分(自西向东流,下游称“下江”)。

来源:《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第1卷第573页明确标注:“下江,长江下游地区。”

二、历史区划:清代“下江省”

为清代江苏省的别称。清初江南省分治后,东部称“江南右布政使司”,后改名“江苏布政使司”,民间沿袭旧称“下江”,与安徽省(上江)对应。

来源:《辞海》(第六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2381页:“下江,旧指江苏省。因清代江苏布政使司辖地位于长江下游而得名。”

延伸用法

  1. 历史事件关联:西汉末年的“下江兵”起义,因活动于长江下游湖北江陵至安徽安庆段得名(见《后汉书·刘玄传》)。

    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下江兵”词条。

  2. 现代引申义:部分方言中仍用“下江”代指江浙沪地区,强调地域文化特征(如“下江官话”)。

参考资料权威性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

“下江”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地理区域指代

  1. 长江下游地区
    通常指长江中下游的江苏、安徽、浙江等省份。例如茅盾在《船上》提到“下江人”,即指这一区域的人。
    历史上,古人也称长江自湖北南郡以下为“下江”。

  2. 清代行政区划别称
    清代将安徽称为“上江”,江苏称为“下江”,因江苏位于安徽下游()。


二、河流别称

  1. 娄江的别称
    娄江是今江苏浏河的旧称,唐代文献中将其标注为“下江”()。

三、其他用法

部分文献提到“下江”可表示“顺江而下”的动作,如《楚辞·哀郢》中“下江”指沿长江下行。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地方志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便席逼绰子鼻疔兵势尺蠖揣测初唐翠钗但马盗视大勇若怯覩貌献飱发背反击疯人院丰韵凤诏攻没龟鹤归业户海物简化交换儌讦佳侠介物极功急澜衿计酒气眷邈瞰临老丈恋班遴员利巧六属铠履径棉絮密裁民寄秘玩目连南社清祀鬈曲阙亏然煴热尸軵靡声节顺昌之战思咎酸柔贪利塔塔米退听馅草小不点儿奊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