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蚩騃的意思、蚩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蚩騃的解释

痴呆。《三国志·魏志·明悼毛皇后传》:“ 嘉 ( 毛嘉 )本典虞车工,卒暴富贵。 明帝 令朝臣会其家饮宴,其容止举动甚蚩騃,语輒自谓‘侯身’,时人以为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蚩騃"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复合词,由"蚩"和"騃"两个字组成,其核心含义均指向愚笨、痴傻、不慧的状态。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辞书的详细解释:

一、现代规范释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的界定:

蚩騃(chī ái):形容人愚笨痴呆的样子。

例:他一脸蚩騃,似乎没听懂问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76.

二、字源构词解析

  1. 蚩(chī)

    本义为虫名(见《说文解字》),后引申为"痴愚、无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虫部》:"蚩,虫也。" 清代段玉裁注:"引申为愚蚩之称。"

    来源:许慎. 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M]. 北京:中华书局,1963:278.

  2. 騃(ái)

    本义指马行迟缓(《说文·马部》:"騃,马行仡仡也"),后专指人愚钝。宋代《广韵·骇韵》:"騃,痴也。"

    来源:陈彭年等. 广韵(泽存堂本)[M]. 台北:艺文印书馆,1960:卷三·十五骇.

三、古典文献用例 该词多见于唐宋以降文献,如:

四、语义演变与同义词

该词在近代汉语中逐渐被"痴呆""愚钝"等词替代(《汉语大词典》第8册第68页),现代汉语属罕用书面语。其近义词包括:痴騃、愚騃、顽騃,反义词为"颖悟""聪慧"。

来源: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M].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第8册68页.

网络扩展解释

“蚩騃”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词义与读音

字义分解

  1. 蚩(chī):
    • 本义为“无知、傻”,如《说文解字》释为“蚩,痴也”;
    • 古文中也通“嗤”(嘲笑)和“媸”(丑陋)。
  2. 騃(ái):
    • 表示愚笨、呆滞,常见于古汉语中,如“愚騃”“痴騃”。

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文献或历史语境,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其近义词包括“愚钝”“痴騃”,反义词如“聪慧”“机敏”。


“蚩騃”是形容人愚笨的复合词,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需更多例证,可参考《三国志》相关篇章或古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百年谐老百千般编削残臘朝衣东市逞容成庄宠惠村社打破沙锅问到底对治督诘遏抑矾红风门赋形歌笙个中栝蒌贵表孤飘孤咏蒿莱晖目椒烟郊禋经入祭鸟祭胙举目无亲考谳苦箴吏曹利入蒙尘门枢糜草谟范派徵乾屎橛钱注穹仓骑术日转千街散愁三日聋甥侄双柑鼠狗辈顺推四分五剖死无对证索隐行怪颓坼汪翔猬合五丝鰞鱡仙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