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甥妷 ”。外甥和侄辈。 唐 李商隐 《骄儿诗》:“青春妍和月,朋戏浑甥姪。” 宋 黄庭坚 《临河道中》诗:“据鞍梦归在亲侧,弟妹妇女笑两厢。甥妷跳梁暮堂下,唯我小女始扶床。”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 裴尚书 武 ,奉寡嫂,抚甥姪,为中表所称。”
“甥侄”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指代亲属关系中的外甥和侄辈。以下是详细解释:
“甥侄”是“外甥”和“侄子”的合称,分别对应两种亲属关系:
现代社会中,部分人可能混淆“侄”与“甥”的界限。根据传统:
需注意“甥侄”是并列关系的合称,而非单一身份。例如,不可将姐妹的女儿(外甥女)称为“侄女”,而应单独使用“甥”或“侄”区分亲属分支。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唐语林·德行》等典籍。
《甥侄》是一个用于称呼姑父、叔父的儿子的词语,表示姑甥或叔甥关系。它表示姑父、叔父对自己的哥哥或弟弟的儿子的称呼。这个词也用于表示对同一代的表兄弟的称呼。
《甥侄》这个词的两个部首分别是“生”和“示”,由5笔书写。部首“生”表示人类,部首“示”表示礼仪,表示人类行为规范中的亲属关系。
《甥侄》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尔雅》这本古代汉语字典里,是用来表示姑甥或叔甥关系的称呼。后来,这个词逐渐被广泛使用,并成为现代汉语词汇中的一部分。
《甥侄》在繁体汉字中的写法为「甥侄」,与简体字保持一致。
在古代,甥侄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其中一种写法是「甥子」,表示姑父和叔父的儿子。
1. 我的甥侄长大后想当医生。
2. 姑姑对她的甥侄特别宠爱。
3. 甥侄之间的关系需要互相尊重和关心。
甥侄关系、甥侄舅氏、甥侄姐妹、甥侄辈等
表兄弟、亲戚、亲属
外甥、外甥女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