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郊禋的意思、郊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郊禋的解释

古帝王升烟祭祀天地的大礼。 汉 扬雄 《甘泉赋》:“徠祗郊禋,神所依兮。”《梁书·元帝纪》:“鸞輅龙章,盖以郊禋而贵。”《明史·毛澄传》:“岁律将周,郊禋已卜。”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郊禋”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与祭祀礼仪密切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词义
    “郊禋”指古代帝王通过焚烧祭品、升烟以祭祀天地的大礼。其中,“郊”指郊外(祭祀常于郊外举行),“禋”则特指升烟祭天的仪式。

  2. 仪式形式与特点
    这一仪式属于“禋祀”,即通过焚烧祭品使烟气上达天界,表达对天地的敬畏与祈福。据文献记载,此类祭祀需严格遵循礼制,是帝王彰显统治合法性与沟通神明的重要活动。

  3. 文献例证

    • 汉代扬雄《甘泉赋》中“徕祇郊禋,神所依合”一句,描述了帝王通过郊禋仪式吸引神明降临的场景。
    •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祝盟》提到商汤“玄牡告天”的典故,认为这是郊禋祝词的早期体现。
  4. 相关概念
    郊禋常与“社稷”“宗庙”等祭祀活动并列,共同构成古代国家祭祀体系,反映了“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仪式的流程或历史演变,可参考《周礼》《礼记》等典籍中对禋祀的详细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二

郊禋的意思

郊禋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在古代祭祀上苍的仪式。它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即“郊”和“禋”。下面将分别解释这两个字的含义。

拆分部首和笔画

“郊”字的部首是“邑”,它的笔画数为10。而“禋”字的部首是“示”,它的笔画数为14。

来源

“郊禋”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仲尼篇》中,是古代帝王举行的祭祀仪式。在这个仪式中,君主会亲自前往郊外的祭坛祭祀上苍,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繁体

繁体字“郊禋”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区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但“郊禋”的古代写法与现代相差不大。

例句

1. 每年农历正月,国家都会举行盛大的郊禋仪式。

2. 君主亲自主持了郊禋仪式,以祈求丰收和平安。

组词

郊祀、郊游、郊外、禋祖、禋祭、禋祀等。

近义词

祭祀、祭奠、祭礼。

反义词

忘怀、忽略、不祭祀。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