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遏抑的意思、遏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遏抑的解释

[cheek] 抑制,压制

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详细解释

阻止抑制。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圣人‘六经’之教,原本人情,而后之儒者,乃不能因其势而利导之,百计禁止遏抑,务以成 周 之蒭狗,茅塞人心,是何异壅川使之不流,无怪其决裂溃败也。” 梁启超 《说动》:“用人不问贤不肖,而多方遏抑少年意气之论兴,柄权则皆頽暮矣。” ********* 《大众生活社致北平全体学生一封信》:“潜藏在大众血流里的忿怒此后是再也遏抑不住,每一颗灼热的心,在现在都爆射出要求御侮救亡的愤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遏抑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遏”和“抑”两个语素构成,核心含义指强力制止、压制或限制,常用于描述对情感、行为、趋势或力量的强制性约束。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础释义

  1. 遏:本义为阻止、阻拦。《说文解字》释为“止也”,强调外力对事物发展的强行中断。
  2. 抑:本义为按压、压制,《说文解字》注“按也”,引申为控制、克制内在状态(如情绪)。

    组合义:通过外部力量强行压制或抑制某种情感、行为或现象,使其无法自由表达或发展。


二、语义分析与用法

  1. 情感层面:指克制强烈情绪(如悲痛、愤怒)。

    例:“他强自遏抑心中的哀伤,保持冷静。”

  2. 行为/趋势层面:指制止某种行动或社会现象。

    例:“政府出台政策遏抑房价过快上涨。”

  3. 力量/影响层面:指压制某种势力或能量。

    例:“防洪堤坝有效遏抑了洪水的冲击。”


三、权威词典释义参考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定义:“压制;抑制。”

    示例:“遏抑不住内心的激动。”

  2. 《汉语大词典》:

    释义:“制止;压抑。”强调通过强制手段限制发展或表露。

  3. 《辞海》(第七版):

    解释:“抑制;压制。多指对情感、欲望或不良现象的强行控制。”


四、经典文献用例

鲁迅《而已集·小杂感》中写道: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便竭力遏抑自己的不耐烦。”

此例凸显对主观情绪的强制性克制。


五、近义词辨析

词语 侧重方向 强度 典型语境
遏抑 外力强制压制 较强 情感、社会现象
抑制 自主或被动控制 中等 生理反应、冲动
压制 彻底制服 极强 反抗、敌对势力

六、语用提示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3. 辞海编辑委员会. 《辞海》(第七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0.
  4. 鲁迅. 《而已集》. 北新书局, 1928.

网络扩展解释

“遏抑”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压制、抑制或阻止某种力量、情感或行为的发展。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根据权威词典定义(),“遏抑”指通过外力或主观努力对事物进行限制,常用于书面语境。例如孙文在《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中写道:“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强调情感或力量的强烈程度及被压制的状态。

2.使用场景

3.近义词与反义词

4.经典用例

梁启超曾以“遏抑”批判旧儒对思想的束缚(),突显其用于批判性语境的特点。

5.实际造句

“遏抑”适用于书面化、正式的表达,强调对强烈情感或社会力量的主动压制。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爱宝拜献岑欝瘥札赤堇齿垽赐乞聡聡攧窨地丑德齐鹅湖之会放世風鑾干练贡公喜拐角祼飨国桢孤赏谷田旱军寒生寒音黑绳横秋滑头面荟萃秽貊或问奸子禁检扃关抗脚辽阻六畜兴旺粒选马潼铭篆啮食凝简被朱紫泼凶凶前合后仰岐道切瑳琢磨青草湖清静无为热饭石家庄市守御水苍笏弹性工资讨说团貌踠踠婉言谢绝巍然武则天小肠气吸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