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祭鸟的意思、祭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祭鸟的解释

(1).鹰杀鸟而陈之若祭。《逸周书·时训》:“处暑之日,鹰乃祭鸟。” 朱右曾 校释:“杀鸟而不即食,如祭然。”《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 郑玄 注:“鹰祭鸟者,将食之示有先也。既祭之后不必尽食。” 孔颖达 疏:“谓鹰欲食鸟之时,先杀鸟而不食,与人之祭食相似。犹若供祀先神,不敢即食,故云示有先也。”

(2).喻指围敌不歼。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况復 高庙 上书,小车而对 汉王 ; 聊城 祭鸟,长兵而驱 燕 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祭鸟”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其解释需结合文献语境:

一、本义:鹰捕鸟陈列如祭祀

  1. 自然现象描述
    指鹰在捕杀鸟类后,将猎物陈列而不立即食用,类似人类祭祀的仪式。这一现象最早见于《逸周书·时训》和《礼记·月令》,如“处暑之日,鹰乃祭鸟”,郑玄注:“将食之示有先也”,孔颖达进一步解释为“犹若供祀先神,不敢即食”。

  2. 物候意义
    在传统历法中,“鹰乃祭鸟”是处暑三候之一,反映季节变化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二、引申义:军事策略比喻

指围困敌人却不全歼的战术,典出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中“聊城祭鸟”的表述,通过类比鹰的捕猎行为,暗喻战争中留有余地的战略。

三、文学与文化关联

唐代诗人元稹、宋代王柏等均在诗词中化用此词,如“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既呼应物候,又隐含对时局的隐喻。

提示:若需查阅完整文献原文或更多诗词用例,可参考《逸周书》《礼记》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祭鸟

祭鸟(jì niǎo)是一个汉字词语,由“祭”和“鸟”两个字组合而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 “祭”字的部首是“礻”,共10画;
- “鸟”字的部首是“鸟”,共10画。

来源:
- “祭”字源于古代神庙中的一种祀神祭祀的仪式。在古代,人们通过祭祀礼仪来祈求神灵的保佑和福祉。
- “鸟”字则代表了鸟类动物。

繁体:
在繁体字中,祭鸟的写法为「祭鳥」。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但在古代中文字形演变过程中,与现代汉字相比,祭鸟的字形变化并不明显。主要是书法风格和笔画的粗细有所不同。

例句:
1. 今天我们要举行祭鸟仪式,以祈求雨水的丰收。
2. 他参加了祭鸟活动,给鸟类动物献上食物。

组词:祭礼、祭祀、鸟类、鸟巢、鸟儿。

近义词:祭祀、祭拜、祭奠。

反义词:观鸟、保护鸟类。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