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成辞的意思、成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成辞的解释

现成的语言。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至若 胤 征 羲和 ,陈《政典》之训;《盘庚》誥民,敍 迟任 之言;此全引成辞,以明理者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成辞在现代汉语词典学中并非独立词条,其含义需结合“成词”概念及“辞”的语素特性来理解。以下是基于权威语言学著作的解析:

  1. “成词”的定义与核心特征

    指语素能够独立充当句法成分(如单独成词或作为词根)。例如“书”“走”可独立成词,“民”在“人民”中为不成词语素。判定标准包括:能否单说、单用,是否具有独立意义和语法功能(参考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2. “辞”的语素性质

    “辞”在现代汉语中多为不成词语素,需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如“辞退”“修辞”)。单独使用时多见于文言遗留(如“辞世”)或固定短语,缺乏自由运用性(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3. “成辞”的特殊语境含义

    该组合非规范术语,可能指向两类情况:

    • 古汉语语境:指已形成的固定文句(如“成辞”见于《文心雕龙》指成熟表达);
    • 方言/领域用法:个别方言中或指“完成措辞”,但无普遍词典依据(参考《汉语大词典》语料库)。
  4. 语言单位的层级区分

    黄伯荣《现代汉语》强调语素与词的界限:成词语素(如“山”)直接构成词,不成词语素(如“伟”)必须组合(如“伟大”)。此框架下“辞”属典型不成词语素。


权威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吕叔湘.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商务印书馆, 1979.
  3.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4. 黄伯荣, 廖序东. 《现代汉语》(增订六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网络扩展解释

“成辞”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现成的语言,主要指在表达时直接引用已有的经典语句或固定说法。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成辞指现成的语言材料,常用于引用经典文献中的语句来阐明道理或增强说服力。例如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事类》中提到,商代《盘庚》篇引用迟任之言,即为“全引成辞”的典型用法。

  2. 历史出处与用法
    该词最早见于刘勰的《文心雕龙》,强调通过引用权威文本(如《政典》《盘庚》)来佐证观点。这种引用方式在古代文献中常见,既能体现学识,又能增强论述的可信度。

  3. 与成语的区别
    需注意成辞并非四字成语,而是泛指现成的语言片段。部分网页可能将其与成语混淆,但根据权威解释,成辞更侧重对已有文句的直接引用,而非固定搭配的词汇。

  4. 现代延伸意义
    在当代语境中,成辞可引申为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例如学术论文中引用经典理论、日常交流中使用谚语等,均属于成辞的应用范畴。

成辞的本质是通过引用已有语言材料来辅助表达,这一概念体现了汉语文化中对经典传承与权威引用的重视。

别人正在浏览...

暗曶暗緑稀红安驱半牀变数猜妬参枢城郊称猫辞严谊正琱瑑顿刻遁神遁退辅夹腐局盖藏句当光天鹤兆环簇回文佳兵教育街尘今蝉蜕壳句股康复苦车吏最蒙鄙儚僜鸣蚿辟剌郫筒颇侧铅条清平乐情见于色虬栏热扩散戎帅扫解上件少谴铩羽而归寿限水功树井夙禀碎虫零杵掏火托财土杂肥五更天物则下藩小打小闹洗涤吸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