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卧碑的意思、卧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卧碑的解释

(1). 明 洪武 二年诏境内立学,十五年礼部颁学校禁例十二条,禁生员不得干涉词讼及妄言军民大事等,刻石置于学宫 明伦堂 之侧,称为卧碑。 清 顺治 九年又另立条款八项,颁刻学宫,称为新卧碑。《明史·选举志一》:“﹝ 洪武 ﹞十五年颁学规於国子监,又颁禁例十二条於天下,鐫立卧碑,置 明伦堂 之左。其不遵者,以违制论。”《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国家明经取士是何等大典!况且‘士先器识’,怎的这等不循礼法?不守‘卧碑’?”

(2).泛指镌刻各种禁例的石碑。 清 顾炎武 《孝陵图》诗:“又有 神烈山 , 世宗 所封树;卧碑自 崇禎 ,禁约烦圣諭。”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太宗读金史》:“故 纯皇帝 钦依祖训,凡八旗、射处,皆立卧碑以示警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卧碑”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其解释需结合历史背景和引申意义:

一、字面含义(历史实物)

  1. 明清时期的学规石碑
    起源于明代洪武年间,朝廷为约束生员行为,在学宫明伦堂旁立碑刻禁例。例如: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颁布十二条禁例,禁止生员干涉诉讼、妄议军政等。清代顺治九年(1652年)又新增八项条款,称“新卧碑”。

  2. 泛指禁例石碑
    后扩展为镌刻各类规章制度的石碑,如清代在八旗射猎处立碑警示。


二、引申含义(成语比喻)

象征文化衰退或事物被忽视
取“石碑倾倒”的意象,比喻曾经重要的事物失去关注与重视,如传统文化、历史遗迹等未被妥善保护或传承的状态。


三、补充说明

以上内容综合了历史文献与文学比喻,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卧碑

卧碑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首组成:卩(祝字底部)和石(石字头部)。它的笔画数为9画。

来源

卧碑源自古代祭祀活动中的一种习俗。人们会将石碑卧放在地面上,以示敬意和追念过去的人或事件。因此,这个词逐渐引申为“碑立后仰卧”的意思。

繁体

卧碑的繁体字为臥碑。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卧碑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形状上会更加古朴,但基本的组成和意义保持一致。

例句

1. 这座卧碑是为了纪念我们先烈而立的。

2. 那个卧碑上刻有流传已久的家训。

组词

1. 卧床:指因病或虚弱而长期躺在床上休息。

2. 卧室:指人们休息、睡眠的房间。

3. 碑文:指刻在石碑或其他纪念品上的文字。

近义词

卧碑的近义词包括:仰碑、横碑。

反义词

卧碑的反义词为:立碑。

别人正在浏览...

懊恼曲班固《两都》饱煖灞上背若芒刺避居比丘逼索布鲁塞尔猜谜儿怵迫歹意打瓦冬汛斗印犊牛饭篮浮鸥宫池宫服馆官冠年规训过籍姑胥台谏司径节进领垦凿口惠聊虑乱撺妹妹没水明忒黏滞七宝莲池倾杯乐清艳穷鞫禳解觞弦赦除省理沈肃庶人舒爽松道谈述讨功停尸颓溏屠肉畏俯位秩脗合物质小吕笑侮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