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防辅的意思、防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防辅的解释

三国 魏 官名。设于诸王之国中,以监察诸王之行动。《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每兄弟游娱, 袞 独覃思经典。文学防辅相与言曰:‘受詔察公举错,有过当奏,及有善,亦宜以闻,不可匿其美也。’遂共表称陈 袞 美。”《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三年》:“王国各有老兵百餘人以为守卫,隔絶千里之外,不听朝聘,为设防辅监国之官以伺察之。” 胡三省 注:“防辅者,言防其为非而辅之以正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防辅”一词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

一、作为官职(主流解释)

防辅是三国时期魏国设置的监察官职,主要职责是监督诸侯王的言行,防止其越轨行为,同时辅助纠正其过失。该词源自史书记载:

  1. 设置背景: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为防止诸侯王权力过大,朝廷在诸王封国内设立此职,配有少量士兵,并限制诸侯与中央的往来。
  2. 职责特点:
    • 监察为主:如《三国志·魏志》记载,防辅需向朝廷汇报诸侯王的过失,同时也要上报其善行,不可隐瞒。
    • 双重性质:既“防非”(防止不当行为)又“辅正”(引导向善),胡三省注《资治通鉴》称其“防其为非而辅之以正”。

二、作为成语(较少见)

部分现代辞书(如)将其解释为政策实施中的辅助与预防措施,源自《礼记·曲礼上》:“君子防辅,小人防悖。”但此用法在历史文献中缺乏广泛例证,可能与官职含义存在混淆。

附:单字释义

“防辅”在历史语境中主要指三国魏的监察官职,现代个别资料引申为政策术语,但后者需谨慎使用。建议优先参考《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史籍中的官职定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防辅一词的意思是指在辅导时候进行防御或保护的意思。它是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阜”和“辶”,其中“阜”表示土堆,也可以用作表示保护的意思;而“辶”表示走路,比较可以理解为进行前行。防辅来源于古代文献《礼记·月令》中的记载,它在繁体字也是写作防輔。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差异,但整体结构是相似的。例如,可以将“阜”写作“阝”,而“辶”可以写作“辵”。防辅也可以在文字使用中组成一些词语,如“防守”、“辅助”等等。近义词可以有“保护”、“协助”,而反义词可以是“攻击”、“阻挠”等。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其他问题,请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