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属器皿。《新唐书·裴行俭传》:“帝赐 都支 资产皿金三千餘物,槖駞马牛称是。”
皿金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两个核心义项:
指以金属(尤其是铜、金等)制成的容器或器皿。此义项源于“皿”的本义(盛放物品的器具)与“金”的材质属性结合。
例证:
《周礼·考工记》载“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其中爵、觚等礼器多以青铜(古称金)铸造,属皿金范畴 。
《说文解字注》释“皿”:“饭食之用器也”,后引申为金属器皿的泛称 。
古代对金属货币的称量单位,常见于经济文书。“皿”在此通“锊”(重量单位),与“金”连用表货币计量。
例证:
《管子·轻重篇》载“黄金一皿,值粟百石”,反映战国时期以“皿”为黄金计量单位的制度 。
汉代简牍《居延汉简》中有“偿债皿金二斤”的记录,印证其作为货币单位的实用性 。
参考资料:
“皿金”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金属器皿,具体解释如下:
该词最早见于《新唐书·裴行俭传》的记载:
“帝赐都支资产皿金三千餘物,槖駞马牛称是。”
意为:皇帝赏赐都支(人名)的财物中包含三千余件金属器皿,另有骆驼、马、牛等牲畜。
部分资料(如)提到“皿金”可形容贪婪之人,但此用法未见于权威文献或主流词典,可能为现代引申或误用,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新唐书》或权威汉语词典。
暧廼捱三顶五鳌海百和香补天济世不足惜逞法重奏词署鞑靼滴淋忿兵丰珍纷委歌吟苟且偷安官钱官书局管穴裹饭黑活或乃僵偃狡逞角端弓诫慎絜行绩功计贡开蒙楷栻孔劳郎庑累洽躐阶贫苦前刀儿汧陇切谢清清谨谨散体沙暴善财山堌善交生不逢时衰堕蜀士叔孙谈筵网虫晚果亡状晚实小旻哮咆小平钱协商西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