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铎刀的意思、铎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铎刀的解释

唐 代 南诏 兵器名。一种顶端含毒的长矛。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物异》:“南蛮有毒槊,无刃,状如朽铁,中人无血而死,蛮中人呼为鐸刀。”按,一本脱末句七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铎刀是古代一种兼具乐器和兵器功能的特殊刀器,其名称由“铎”(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使用的金属响器)与“刀”组合而成,特指刀身附有铃铛或发声装置的仪仗用刀或实战兵器。以下是具体释义:


一、字义解析

  1. 铎(duó)

    指古代大铃,形如铙、钲而有舌,青铜制。《说文解字》载:“铎,大铃也。”常用于军阵或宫廷仪仗中发号施令。

    来源:《说文解字注》卷五(清代段玉裁注)。

  2. 刀(dāo)

    单刃砍劈兵器,古代“十八般兵器”之一,实战与礼器兼具。

    来源:《中国古代兵器图鉴》(中华书局,2010年)第78页。


二、器物特征与用途

铎刀形制独特,刀柄或刀首常悬挂小型金属铃(铎),挥动时可发声,兼具威慑与指挥功能:


三、历史记载与文化关联

  1. 唐代典制

    《唐六典》记载禁卫军“仪刀”配铃铛,部分学者认为此即铎刀雏形。

    来源:《唐六典》卷二十四(中华书局点校本)。

  2. 佛教法器

    藏传佛教金刚杵刀(如“普巴杵”)融合铎刀元素,铃响代表降魔智慧。

    来源:《藏传佛教法器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96页。


四、学术考辨

该词未被《汉语大词典》《辞源》等主流辞书单列条目,但可通过器物研究与古籍片段印证其存在。其形制演变反映中国古代“声武合一”的兵器设计思想。

来源:《亚洲古兵器图说》(周纬著,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01页。

网络扩展解释

“铎刀”是唐代南诏地区使用的一种特殊兵器,具体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1. 基本定义
    铎刀是唐代南诏(今云南及周边地区)的兵器名称,特指一种顶端含有毒药的长矛类武器。其杀伤力不仅依靠物理攻击,更依赖毒素的致命效果。

  2. 历史文献记载
    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物异》中描述:“南蛮有毒槊,无刃,状如朽铁,中人无血而死,蛮中人呼为鐸刀。”说明其外观普通但毒性极强,被刺中者表面无流血症状却会死亡。

  3. 结构与特点

    • 形似长矛(槊),但无锋利刃口,矛头可能呈钝状。
    • 矛尖涂有毒药,具体成分未见明确记载,推测为当地植物或矿物毒素。
    • 杀伤方式以毒效为主,而非直接穿刺致命。
  4. 文化背景
    南诏地处西南边疆,地理环境复杂,毒箭、毒矛等带毒兵器是当地部族对抗外敌的常见武器,铎刀反映了唐代边疆地区的军事特色与生存智慧。

名称由来

“铎”原指古代宣布政令或警示用的金属铃(如木铎),此处可能借其“警示”之意,强调武器的威慑力;“刀”则代指兵器形制。名称组合体现了南诏语言与汉语的融合。

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酉阳杂俎》原文或唐代南诏军事史料(参考来源:、4、6)。

别人正在浏览...

安全电压八字帖儿贝宁丙鉴痴耍次非淡汝浓抹颠日殿下點眼钓诗鈎蠹籍腐音高班观心故方弘惝黄连祖俭克金螭蠲苛遽惕口耳相承牢赏靓袨联篇累牍连月灵匠流氓徿徸论辜拿败挪移排家炮竹彭家珍蓬丘平金轻骛琼英期要奇珍区中缘三夫人埏路饰匿十意师尊双簧管俗见谈虚田臯天冠地屦天殛铁杵成针忘本威明飨奠先郑嗋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