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督镇的意思、督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督镇的解释

(1).官名。“督师”的别称。 明 王秀楚 《扬州十日记》:“己酉夏四月十四日,督镇 史可法 从 白洋河 失守,踉蹌奔 扬州 ,坚闭城以御敌。”

(2).泛指省一级的文武官员。《红楼梦》第七一回:“二十八日,请皇亲、駙马……太君、夫人等;二十九日,便是阁府、督镇及誥命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督镇”一词在汉语中属于历史官职名称,其含义需结合古代军事与行政制度来理解。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及历史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释义

督镇(dū zhèn)

指明清时期统辖一镇(军事防区)的军事长官,是地方高级武官职称,通常负责某一战略要地的防务、练兵及军务管理。

字源解析:


二、历史沿革与职能

  1. 明代“总兵”别称

    明代在边防要地设“镇”,长官称“总兵官”,民间及文献中常尊称为“督镇”。其职责包括:

    • 统辖本镇军队,防御外敌;
    • 管理屯田、粮饷及军械;
    • 协调辖区卫所官兵(参考《明史·职官志》)。

      来源:中华书局《明史》点校本,职官志卷七十六。

  2. 清代绿营武官

    清代沿袭明制,在各省设“镇守总兵官”(正二品),隶属提督,掌一镇军务。文献中仍沿用“督镇”代称总兵(如《清史稿》)。

    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清史稿·职官志》。


三、现代语义延伸

当代汉语中,“督镇”作为历史词汇,常见于史学著作及文学描写,表意集中于:


四、单字补充释义


参考资料: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2. 张廷玉《明史·职官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3. 赵尔巽《清史稿·职官志》(上海古籍出版社)
  4.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督镇”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dū zhèn,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官职名称
    指古代军事或行政体系中“督师”的别称,多用于战时,表示高级官员或将领对地方军队的指挥与监督职责。例如明代史可法曾任督镇,负责扬州防务(《扬州十日记》记载)。

  2. 泛指省级官员
    在更广泛的语境中,也可代指省一级的文武官员,涵盖行政与军事职能。


二、历史背景与用例


三、词源解析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人物或具体文献中的用例,可参考《扬州十日记》《红楼梦》等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哀絃白萝门书白髦奔劳愁猜牀母闯丧春闱道劳隥彴殿下鵰影顶帽东巴文迩英殿風起雲湧改途易辙搆缔搆间苟且因循桄子国宦还屦覈实后类火宿讲覈剑侠简躁脚客季节进退触藩刻己库平羸恶楞伽子鑪子鸣诺贝尔奖迫措抢种秦壁清颷七盘求羊鹊桥仙扰毅肉丸子身材售谤岁除韬碧通检推排偷冒頽顿诬愬先世小傒写信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