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南华梦的意思、南华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南华梦的解释

指 庄周 的蝴蝶梦。 庄周 ,后世别称 南华真人 。典出《庄子·齐物论》。 唐 吴融 《杏花三韵》:“愿作 南华 梦,翩翩遶此条。”详“ 梦蝶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南华梦是汉语中一个富有哲学意蕴与文学色彩的典故性词语,其核心含义源于道家经典《庄子》(又称《南华真经》)中“庄周梦蝶”的寓言,借以表达人生虚幻、物我两忘的哲思,以及后世文人对超脱尘世、逍遥境界的向往。以下从语义溯源、哲学内涵及文学延伸三方面详释:


一、语义溯源:典出《庄子·齐物论》

“南华梦”直接关联道家代表人物庄子(被尊为“南华真人”)及其著作《南华真经》。其核心典故为: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庄子·齐物论》)

此段描述庄子梦中化为蝴蝶,醒后疑惑究竟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该寓言揭示了现实与梦境界限的模糊性,以及万物齐同、物我交融的哲学观。后世遂以“南华梦”代指这一思想,并延伸为对人生虚幻性的隐喻。


二、哲学内涵:虚实相生与齐物思想

  1. 人生如幻的宇宙观

    “南华梦”象征个体对存在真实性的质疑,暗含道家“万物皆化”“方生方死”的辩证思想。唐代成玄英《庄子疏》释曰:“夫觉梦之分,庄蝶之辩……明觉梦即空,何妨齐贯?” 强调觉醒与梦境本质皆空,破除对现实执念。

  2. 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

    庄子借梦蝶打破主体(庄周)与客体(蝴蝶)的二元对立,主张“物化”之境。宋代林希逸《庄子口义》评:“此齐物之至论……物我混融,真幻无别。” 此即“南华梦”追求的超越形骸、与道合一的逍遥状态。


三、文学延伸:文人笔下的意象符号

唐宋以降,“南华梦”成为诗词中高频意象,承载多重意蕴:


四、权威辞书释义

《汉语大词典》对“南华梦”的释义为:

“指庄周梦蝶故事。喻指超然物外、物我两忘的境界,亦泛指梦境或虚幻之事。”

(《汉语大词典》第1卷,第1015页)


结语

“南华梦”凝练了庄子哲学的精髓,既是道家齐物观的具象表达,亦成为中华文化中象征精神自由与生命哲思的经典符号。其影响跨越哲学、文学与艺术,持续启发后世对存在本质的思考。


参考文献来源

  1. 成玄英《庄子疏》(《道藏》本)
  2. 林希逸《庄子口义》(中华书局校注本)
  3. 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
  4.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南华梦”是一个源自道家经典的文学典故,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其含义及用法:

1. 基本释义 指庄周梦蝶的典故,比喻人生或事物的虚幻性。庄子被唐玄宗追封为“南华真人”,其著作《庄子》又称《南华经》,因此该词以“南华”代指庄子。

2. 典故出处 源自《庄子·齐物论》中庄周化蝶的寓言:庄子梦见自己变成蝴蝶,醒后分不清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揭示物我两忘的哲学观。

3. 深层含义 •虚实之辩:暗喻现实与梦境界限的模糊性
•人生幻象:象征对功名利禄等世俗追求的虚幻本质
•美学意象:在文学中常寄托超脱尘世、逍遥自在的理想境界,如唐代吴融《杏花三韵》中“愿作南华梦,翩翩遶此条”。

4. 现代延伸 现也用于形容美好却难以实现的愿望,例如:“他的创业计划终究成了南华梦”。

知识拓展
该典故衍生出“梦蝶”“蝶梦”等词汇,宋代苏轼《南华寺》中“水香知是曹溪口,眼净同看古佛衣”亦化用此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白话诗百射拜托保社摽梅之年冰瓶惨顇恻怛之心迟懦持咒春设麤锦德云叠嶂度岁笲菜贩客翻书烦郁风平浪静分破覆谛复卒公允狗烹寒芜核子花冠环堵之室家涂嘉鱼箕毕课徒烂烂令显理养牌匣捧心西子怯畏情之所钟亲献巏嵍弱手三合适来受禅澍雨死死平平邃林堂官托孤寄命瓦殿喂眼文阀硪碌无逮嫌长道短祥华贤彦遐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