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残6*暴。《后汉书·郎顗传》:“陛下若欲除灾昭祉,顺天致和,宜察臣下尤酷害者,亟加斥黜,以安黎元。”
(2).残害。《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论》:“虽雄略过人,而凶残未革,饰非距諫,酷害朝臣。”《周书·文帝纪上》:“﹝ 高欢 ﹞又劝 吐万儿 復为弑虐,暂立 建明 ,以令天下;假推 普泰 ,欲窃威权。并归废斥,俱见酷害。”《水浒传》第四一回:“众好汉把他从前酷害良民,积儧下许多家私金银,收拾俱尽。”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酷害汉语 快速查询。
“酷害”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及使用场景:
残暴
指行为或性格极端凶狠、暴虐。例如《后汉书·郎顗传》提到“宜察臣下尤酷害者”,即指应审查特别残暴的臣子。
残害
表示以残酷手段伤害他人或破坏事物。如《晋书》中描述赫连勃勃“酷害朝臣”,指其残杀朝中官员。
词语构成
“酷”为形容词,强调极端、严厉;“害”为动词,表示伤害。组合后既可形容暴虐状态,也可指具体残害行为。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恶劣环境(如“酷害的统治”)、暴力行为(如犯罪活动)或凶狠人物(如暴君、恶徒)。例如《水浒传》中提及贪官“酷害良民”,凸显其对百姓的迫害。
“酷害”多用于书面或历史语境,需结合具体上下文区分“残暴”或“残害”之意。如需进一步考证古籍用例,可参考《后汉书》《晋书》等史料。
酷害是一个常用的词汇,通常用来形容某种行为或事物对他人的伤害、困扰或不良影响。下面将对酷害进行详细拆分和解释。
酷害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的部首是酉(读音yǒu),右边的部首是害(读音hài)。其总共的笔画数为13画。
“酷害”一词最早是广东地区所使用的方言词汇,而后逐渐流行于全国各地。该词汇常用于形容某些人的不良行为或恶意伤害他人的行为。
在繁体中文中,“酷害”的写法保持不变,依然是「酷害」。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有些字形与现代稍有不同。而“酷害”在古汉字写法中的形状如下:
酷:酉(酒)+古(古)
害:宀(宇)+豕(猪)
以下是一些使用“酷害”的例句:
1. 那个学生经常酷害弱小同学,非常可恶。
2. 这家公司的不当行为酷害了许多消费者的利益。
3. 酒后驾车不仅危险,而且会酷害他人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一些与“酷害”相关的组词:
1. 酷吏:指残暴、草菅人命的官吏。
2. 害人精:指专门伤害他人的人。
3. 迫害:指用各种手段对他人施加压力或伤害。
与“酷害”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1. 伤害:指对他人或自己造成身体或精神伤害。
2. 虐待:指对待他人时采取残忍、不人道的方式。
与“酷害”意思相反的词语有:
1. 关爱:指关心、照顾他人的情感与行为。
2. 善行:指积极向善、行善的行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