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残6*暴。《后汉书·郎顗传》:“陛下若欲除灾昭祉,顺天致和,宜察臣下尤酷害者,亟加斥黜,以安黎元。”
(2).残害。《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论》:“虽雄略过人,而凶残未革,饰非距諫,酷害朝臣。”《周书·文帝纪上》:“﹝ 高欢 ﹞又劝 吐万儿 復为弑虐,暂立 建明 ,以令天下;假推 普泰 ,欲窃威权。并归废斥,俱见酷害。”《水浒传》第四一回:“众好汉把他从前酷害良民,积儧下许多家私金银,收拾俱尽。”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酷害汉语 快速查询。
“酷害”一词在《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辞书中均未设立独立词条。从构词法角度分析,该词属于并列式复合词,其中“酷”在古汉语中可表“残暴、严苛”之义,《说文解字》释为“酒厚味也”,后引申出程度副词用法(如酷热);“害”则指“损伤、祸患”,《尔雅·释诂》注“害,伤也”。二字组合在语义层面存在两种可能解释:
作动词时:取“酷”的残暴义项与“害”的伤害义项组合,可理解为“用残酷手段加害”,与“残害”构成近义关系,如《后汉书·酷吏传》记载的“苛惨之刑”可佐证该用法脉络。
作形容词时:取“酷”的程度副词用法与“害”的名词属性组合,可释作“极其有害的”,类比“酷烈”“酷毒”等词的构词规律,如《论衡·言毒》中“太阳火气,常为毒螫,气热也”的表述可作参照。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极低,建议在学术写作或正式文本中优先选用《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残害”“荼毒”等规范词汇。具体语境中的词义辨析需结合出土文献与历代训诂材料进行考据。
“酷害”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及使用场景:
残暴
指行为或性格极端凶狠、暴虐。例如《后汉书·郎顗传》提到“宜察臣下尤酷害者”,即指应审查特别残暴的臣子。
残害
表示以残酷手段伤害他人或破坏事物。如《晋书》中描述赫连勃勃“酷害朝臣”,指其残杀朝中官员。
词语构成
“酷”为形容词,强调极端、严厉;“害”为动词,表示伤害。组合后既可形容暴虐状态,也可指具体残害行为。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恶劣环境(如“酷害的统治”)、暴力行为(如犯罪活动)或凶狠人物(如暴君、恶徒)。例如《水浒传》中提及贪官“酷害良民”,凸显其对百姓的迫害。
“酷害”多用于书面或历史语境,需结合具体上下文区分“残暴”或“残害”之意。如需进一步考证古籍用例,可参考《后汉书》《晋书》等史料。
臂膀邴魏参燮操身行世嗔嫌楮李断袖癖额首称庆风鉴焚骨肤见过举后徕画疆墨守洄剌讲嘴监护焦金烁石骄尊桀驽揭挑井孔精窍可萨孔北海脸霞连云港厉兵秣马龙瑞六安茶垆埴妙士抹额抢险凄曼青童大君亲邻嘁嘁嚓嚓起卸企喻山笼师工诗勋守职衰穨随俗雅化潭井裼裘同壤畏备谓词文服文谊沃日卧治无理下辈小狭晓妆斜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