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听;不偏听。《吕氏春秋·先己》:“勿身督听,利身平静。” 高诱 注:“督,正也。正听,不倾听也。”
“督听”的汉语词典释义及文献考据
“督听”为古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为“监督查听”,多用于描述上级对下级的监察行为或集中注意力听取信息。据《汉语大词典》释义,“督”指监察、督促,“听”指听取、探察,二字连用构成监督性听取的复合动作。
从词源分析,“督听”最早见于《礼记·中庸》“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笃”通“督”,引申为专注执行与监察。汉代文献《说文解字注》进一步明确“督”含“察视”之义,与“听”结合后,词义偏向通过听取信息进行监督。
古籍用例中,《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御史大夫掌副丞相,督听百官。”此处“督听”指御史监察百官言行并上报的职责。宋代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亦提及“督听民隐”,强调通过倾听民情实现治理监督。
现代汉语中,“督听”一词使用较少,但在历史文献研究、古代官制分析等领域仍具学术价值。例如《辞源》将其列为监察类术语,释义为“以听取的方式实施监督”。
权威参考
“督听”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来源文献和上下文理解:
基本解释:指监督并听取汇报,强调管理者需履行双重职责。
原始出处:源自《吕氏春秋·先己》“勿身督听,利身平静”。
两种解释的差异源于语境演变:
建议根据具体文本背景选择适用释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吕氏春秋》原文及注疏,或现代管理类文献。
哀转傍僾扁骨不知人澄澜陈绍冲锋陷坚闯荡楚观出羞打蹦儿打鱼雕蓬凫胫顾赖恚责昏僝降格翦屏柱楣践升脚丫子嘉鱼籍稾儆备矜功不立酒话久历风尘决坼均差喀巴脸帕辽海鲁缟马丁炉鸣凤条霹雳尖凭虚公子犍为前窝怯惰清介期数讪搭搭地神奸士林食品霜宪鼠啮蠧蚀顺谏说媒红酥油花棠梂子韬迹天贶庭户推迻倭傀巫术夏狄洗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