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鲁缟的意思、鲁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鲁缟的解释

古代 鲁 地出产的一种白色生绢。以薄细著称。《淮南子·说山训》:“矢之於十步贯兕甲,於三百步不能入 鲁 縞。” 刘文典 集解:“《史记·韩长孺传》注引《汉书音义》曰:‘縞, 曲阜 之地,俗善作之,尤为轻细,故以喻之。’” 唐 韩翃 《鲁中送从事归荥阳》诗:“轻橐归时 鲁 縞薄,寒衣缝处 郑 绵多。”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一》:“一炬可攻连营,强弩不穿 鲁 縞,优劣可得而论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鲁缟”是古代鲁地(今山东曲阜一带)出产的一种白色生绢,以质地薄细而闻名。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鲁缟是一种未经染色的轻薄丝织品,属于生绢的一种,产自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地区。其特点在于“薄细”,《淮南子》曾用“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形容其轻薄(出自《资治通鉴》引例)。

  2. 历史与用途
    古代鲁国因纺织技术高超,鲁缟成为代表性丝织品,常用于制作衣物。例如唐代韩翃诗句“轻橐归时鲁缟薄,寒衣缝处郑绵多”,说明其常与郑地出产的丝绵搭配使用。

  3. 文化意象
    鲁缟常与“齐纨”(齐国细绢)并称,如“齐纨鲁缟车班班”,两者合指名贵丝织品,象征古代山东地区发达的纺织业。

  4. 相关典故
    《淮南子·说山训》记载:“矢之于十步贯兕甲,于三百步不能入鲁缟”,比喻事物因距离或条件变化而失去效力,成为成语“强弩之末”的出处。

网络扩展解释二

鲁缟的意思

《鲁缟》是一个古汉语词汇,鲁指的是一种地域特指,缟指的是一种丝织品。合起来解释就是指产自鲁国(今山东)的一种高质量的丝织品。

拆分部首和笔画

《鲁缟》的拆分部首是两个部首,分别是“鱼”和“纟”,鱼部表示与鱼有关,纟部表示与纺织品有关。总共的笔画数为16画。

来源

鲁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大国,其统治地区位于今山东省一带。早在先秦时期,鲁国就以盛产优质的丝织品而著名。而丝织品中最负盛名的就是产自鲁国的高质量丝织品,被称为《鲁缟》。

繁体字

《鲁缟》的繁体字为「魯縞」。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字形和现代有所不同。例如,“鲁”字在古代写作“魯”,“缟”字在古代写作“縞”。

例句

1. 君王宴会上,贵妇们都穿着鲁缟,美丽动人。
2. 鲁缟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奢侈品,只有富人才能够拥有。

相关词语

组词:鲁缟袍、鲁缟衫、鲁缟绸、鲁缟丝、鲁缟文化。
近义词:山东缎、鲁绸、鲁纱。
反义词:雅缟(指高级细腻的丝织品)。

别人正在浏览...

便捷便马博采群议痴梦雠夷吹霎出入境迭谣短兵反气非举丰澍奋庸父子军更期圭顿海不扬波寒璧喝倒采红朽坏木胡说八道兼弱攻昧娇皮嫩肉胶柱继好寄褐鸡鸣馌耕进卷浪婆良谋鳞集六梦龙精掳掇明喆摹字纳宠鬅茸铺位怯怯乔乔柔舌阮氏酒入德三要筛寒洒白神戎身役施恩饰美事寔爽俊属虑树梢陶世隤祉外城威纡无素贤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