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青草湖的意思、青草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青草湖的解释

湖名。古五湖之一。亦名 巴丘湖 ,在今 湖南省 岳阳市 西南,和 洞庭湖 相连。因 青草山 而得名。一说湖中多青草,冬春水涸,青草弥望,故名。 唐 宋 时湖周二百六十五里,北有沙洲与 洞庭湖 相隔,水涨时则与 洞庭 相连,诗文中多与 洞庭 并称。《梁书·河东王誉传》:“未几, 侯景 寇京邑, 誉 率军入援,至 青草湖 , 臺城 没,有詔班师, 誉 还 湘 镇。” 唐 韩偓 《赠湖南李思齐处士》诗:“三春日日黄梅雨,孤客年年 青草湖 。”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一折:“不要説 汉江 ,连 洞庭湖 、 鄱阳湖 、 青草湖 都看见了。” 清 吴伟业 《昙阳观访文学博介石兼读苍雪师旧跡有感》诗:“呜呼!铜鼓鸣, 庄蹻 起, 青草湖 边筑营垒。”亦省称“ 青草 ”。 晋 郭璞 《江赋》:“其旁则有 云梦 、 雷池 、 彭蠡 、 青草 。” 唐 杜甫 《寄薛三郎中璩》诗:“ 青草 洞庭湖 ,东浮沧海漘。” 宋 张孝祥 《念奴娇·过洞庭》词:“ 洞庭 青草 ,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青草湖”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地理名称,主要涉及以下两类解释:

一、湖南青草湖(古五湖之一)

  1. 地理位置
    位于湖南省岳阳市西南部,与洞庭湖相连,古称“巴丘湖”。其主体区域在青草山(今湘阴县青山岛)以北,南接潇湘水系,北连洞庭湖,历史上曾是长沙、岳州、武陵三府交界处。

  2. 名称由来
    因青草山得名,另说因湖中多青草,冬春枯水期可见满湖青草而得名。唐宋时期湖面广阔,周长约265里,与洞庭湖通过沙洲分隔,汛期两湖连通,故诗文常将二者并称,如“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3. 历史与文学意义
    唐代韩偓、宋代张孝祥等诗人均以青草湖为题材创作,且《梁书》等史籍记载其作为军事要地的历史事件。


二、台湾新竹青草湖

  1. 形成与位置
    位于台湾省新竹市南郊,由客雅溪堵塞形成,东北侧有孔明庙,是当地著名景点。

  2. 景观特色
    湖面水草丰茂,周围植被以荷花、芦苇等水生植物为主,兼具自然生态与休闲功能,适合划船、钓鱼等活动(注:此描述可能综合了台湾青草湖与的泛化内容,需结合实际情况参考)。


“青草湖”一词需结合语境区分:

网络扩展解释二

青草湖

青草湖是一个地名,是指一个湖泊的名称。它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青」和「草」。

「青」是一个汉字,由「青」部首和「月」字旁组成。它在笔画上有8画。表示草木初生时的青绿色,也可以表示年轻、朝气蓬勃的意思。

「草」是一个汉字,由「艹」部首和「早」字旁组成。它在笔画上有12画。表示植物的草木,也可以表示文字的草书体。

「青草湖」一词的来源目前未有确切的资料。根据地名的传承和地理环境,可以猜测是因为这个湖泊周围生长着茂盛的青草而得名。

在繁体字中,「青」字和「草」字的书写形式与简体字相同,没有变化。

在古时候,「青」字的写法有一些变化,有时候会将「青」字写作「靑」。这种写法在古代《说文解字》一书中有记载。

例句:在春天,青草湖周围的青草生机勃勃,景色十分宜人。

组词:青松、草地、湖水

近义词:绿草湖、草绿湖

反义词:枯草湖、草木不生湖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