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阻的意思、辽阻的详细解释
辽阻的解释
辽远阻隔。 清 丘逢甲 《村居书感次崧甫韵》之二:“天间辽阻愁呵壁,时局艰危痛厝薪。”
词语分解
- 辽的解释 辽 (遼) á 远:辽远。辽阔。 中国朝代名:辽代。 中国辽宁省的简称。 笔画数:; 部首:辶; 笔顺编号:
- 阻的解释 阻 ǔ 险要的地方:“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拦挡:阻挡。阻隔。阻拦。阻力。阻挠。梗阻。劝阻。阻击。阻抑。阻滞。阻难(刵 )。阻塞(?)。 艰难:道阻且长。 笔画数:; 部首:阝; 笔顺编
专业解析
"辽阻"是一个较为古雅的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出现在古典文献或特定语境中。其含义可以从构成该词的两个语素进行解析:
-
字义解析:
- 辽 (liáo): 本义指遥远、广阔。如《说文解字》释:“辽,远也。” 引申为开阔、久远之意。
- 阻 (zǔ): 本义指险要、险峻之地。《说文解字》释:“阻,险也。” 引申为阻碍、隔断、艰难之意。
-
合成词义:
将“辽”与“阻”结合,“辽阻”一词的核心含义是指路途遥远且充满险阻。它形容的是地理空间上的遥远与行路过程中的艰难险阻并存的状态,强调行程的艰辛和不易。
- 遥远 (辽): 强调空间距离上的旷远。
- 险阻 (阻): 强调路途中的山川阻隔、道路难行。
因此,“辽阻”常用来描绘旅途的艰辛漫长、关山阻隔、跋涉艰难的景象或感受。
-
文学与典籍中的应用:
该词多见于古代诗文、书札中,用以渲染旅途的艰辛或地域的偏远隔绝。例如:
- 在描写征戍、行旅、贬谪等题材的作品中,常用“辽阻”来形容道路的漫长与艰险。
- 在书信中,可用“山川辽阻”来表达相隔遥远、见面不易的感慨。
“辽阻”是一个形容词,意指路途遥远且充满艰难险阻。它融合了空间上的“辽远”和地形上的“险阻”两层含义,生动地描绘了跋涉长途、翻山越岭的艰辛状态,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古典韵味。
参考资料:
-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对“辽”和“阻”的单字释义及引申义有权威详尽的解释,是理解“辽阻”词义构成的基础。该词典是汉语词汇研究的权威工具书。 [可查询上海辞书出版社官网或各大图书馆数据库]
- 《说文解字》(汉·许慎 撰): 提供了“辽”与“阻”最本源的字义解释,是理解其核心含义的基石。中华书局等出版社有点校本。 [可查询中华古籍资源库或图书馆]
- 古代文学作品集 (如《文选》、《全唐诗》等): “辽阻”一词的实际运用多见于古代诗文中,通过检索这些典籍可以找到其具体语境和用法示例。 [可查询中国基本古籍库或相关文学选集]
网络扩展解释
“辽阻”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辽阻”由“辽”(意为广阔、辽远)和“阻”(意为阻碍、拦截)组合而成,本义指辽远阻隔,多用于描述地理或情感上的遥远与隔绝。
二、详细解释
-
空间上的遥远阻隔
多指两地距离遥远且存在障碍,如清代丘逢甲的诗句:“天间辽阻愁呵壁,时局艰危痛厝薪。”(出自《村居书感次崧甫韵》之二),此处“辽阻”形容天地的辽阔与阻隔。
-
引申为发展受阻
部分现代词典(如)扩展了词义,认为“辽阻”可比喻事物因外界干扰或限制而难以顺利进行。但这一用法在古籍中较少见,可能属于现代引申义。
三、用法与出处
- 拼音:liáo zǔ(注音:ㄌㄧㄠˊ ㄗㄨˇ)
- 经典用例:常见于古典诗文,如丘逢甲的诗句,强调时空的遥远与阻隔感。
- 近义词:阻隔、辽阔、迢递;反义词:邻近、通达。
四、总结
“辽阻”主要描述地理或情感上的遥远与隔绝,需结合语境理解具体含义。若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清代诗文集。
别人正在浏览...
暗对闇鸟拜帅趁波逐浪程荫絺裘楮君慈母挫败垫褥鍉针厄会鹅胰丰额风惠浮惰敷藻歌舞戏供状骨董铺诡暧河汊赫日后监火流僵落狡童之歌叫嚣徼战经纪人栲栎诳诬狼火老面子泪叶黎刀砺砥丽蕊立谈明眎磨隔奈良乃翁内谋鸟聚钱布潜消默化清穆穹碧三臡时和思咎随口乱说探马赤条别托诸空言完白山人枉滥闲来西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