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完纳的意思、完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完纳的解释

交纳(赋税)。《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他虽则管了库,正在农忙之际,诸事俱停,那里有什么钱粮完纳?” 清 夏燮 《中西纪事·长江设关》:“货物出口、入口之税课,俱或在 镇江 ,或在 上海 完纳。” ********* 《国民之薪胆》:“惟声明商埠以外之 日本 人,须服从 中国 警章,完纳各项赋税,与邦人一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完纳”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旧时语境,指按规定缴纳赋税或款项,具有义务性和强制性含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完纳(wán nà)指完成缴纳行为,特指向官方交付赋税、钱粮等。该词常见于古代文献及近代文本,强调履行法定义务的过程。

二、用法与语境

  1. 历史用法
    多用于官方文书或文学作品中,如《警世通言》提到“钱粮完纳”,清代夏燮《中西纪事》中描述货物税款在特定地点完纳,李大钊的文章也提到“完纳赋税”作为居民义务。

  2. 搭配对象
    常与“赋税”“钱粮”“税款”等词搭配,例如:“完纳田赋”“完纳公粮”。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四、现代适用性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特定法律文书中。如需表达类似含义,更常用“缴纳”“交纳”等词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完纳》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完纳》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成全、包容。它强调了接纳他人的瑕疵和不足,包容他人的差异和错误。

拆分部首和笔画

《完纳》的拆分部首是「宀」和「㔾」,它的总笔画数是11画。

来源

《完纳》的来源是古代文献《诗经》中的一篇诗歌《小雅·鹿鸣》。该篇诗歌中有一句「顾予自犹耕」,意指不计较对方声誉、能力、品质等等,并且相信对方会发挥自己的长处,包容对方的不足。

繁体

《完纳》在繁体字中通常写作「完納」。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完纳」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稍有不同,字形略有变化,但总体意思和用法相似。

例句

1. 他是一个很能够完纳他人的领导者,总是能够包容团队成员的错误。

2. 真正的友谊建立在互相完纳和理解的基础上。

组词

包纳、容纳、接纳、纳入

近义词

包容、宽容、宽厚、容忍

反义词

排斥、拒绝、不容、歧视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