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疏的意思、二疏的详细解释
二疏的解释
亦作“ 二疎 ”。指 汉宣帝 时名臣 疏广 与兄子 受 。 广 为太傅, 受 为少傅,同时以年老乞致仕,时人贤之。归日,送者车数百辆,设祖道,供张 东都门 外。 晋 张协 《咏史》:“蔼蔼 东都门 ,群公祖二疎。”《隋书·韦世康传》:“欲追踪二 疎 ,伏奉尊命。” 唐 护国 《归山作》诗:“四皓将拂衣,二 疏 能挂冠。” 明 何景明 《蹇赋》:“予羡夫二 疏 之鉴止兮,齐县舆而脱驾。”
词语分解
- 二的解释 二 è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 双,比:独一无二。 两样,别的:二话。不二价。 两 笔画数:; 部首:二; 笔顺编号:
- 疏的解释 疏 ū 去掉阻塞使通畅:疏导。疏通。疏浚。疏解(?)。 分散:疏散。仗义疏财。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疏密。疏松。疏朗。疏旷。疏阔。疏落(?)。稀疏。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不亲密,关系远
网络扩展解释
“二疏”是汉语中的一个历史典故,具体含义及相关信息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西汉汉宣帝时期的疏广、疏受叔侄二人。疏广任太子太傅,其侄疏受任太子少傅,二人因年老同时主动辞官归隐,被时人赞为贤德之举。
二、历史背景
- 人物身份
疏广是著名经学家,汉宣帝时任太子太傅(太子老师);疏受因才能出众被任命为太子少傅(副职),两人共同辅佐太子刘奭(即后来的汉元帝)。
- 辞官事件
叔侄二人在任职期间深得朝廷信任,但为避免“位高招祸”,主动以年老为由辞官。归乡时,百官与百姓在东都门外设宴相送,场面盛大。
三、文化影响
- 象征意义
后世将“二疏”视为功成身退、淡泊名利的典范。如唐代孟浩然诗句“正待功名遂,从君继两疏”,即以二人为隐退标杆。
- 文学引用
晋代张协《咏史》、宋代苏轼《次韵李端叔》等作品均提及此典故,赞其贤德。
四、相关拓展
- 与“四皓”并称
唐代护国《归山作》中,将“二疏”与商山四皓(四位隐士)并列,强调隐逸文化的高洁。
- 现代用法
该词现多用于形容主动让位、不恋权位的品德,或代指叔侄关系密切。
若需查看完整文献记载,可参考《汉书·疏广传》或汉典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二疏》这个词的意思是指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澄清、解释或详细阐述。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拆分部首和笔画:
- 「二」部首: 一;笔画数: 2.
- 「疏」部首: 疒;笔画数: 10.
来源:
「二疏」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特别是在佛教经典中使用得比较广泛。在这些经典中,「二疏」一词用来解释和阐明佛教教义的某些重要概念和观念。
繁体:
「二疏」的繁体字为「二疏」,没有特别的繁体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二疏」的汉字写法和现代基本一致,没有特别的变化。
例句:
1. 我读了两遍《二疏》,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2. 他在演讲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二疏,使得大家对其更加理解。
组词:
与「二疏」相关的组词有「疏解」、「疏导」、「深疏」等。
近义词:
「二疏」的近义词包括「解释」、「阐述」、「澄清」等。
反义词:
「二疏」的反义词可以是「简略」、「模糊」、「含糊」等。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满足你的要求,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哀荣板胡半岭背缝印北梁博古通今部伍朝光乘籍宸鉴陈粮冲口而出酬证川后待腊打来回打消动觉杜心芳蔼番易丰庞酣饱寒氷幻惑灰僇奸谋脚爪兢戒精洁急攘攘即物穷理距离库平炉膛梅花菊密欵乜嘢庖戏披子耆长秦牢琼翰絿政删正烧酒舍监生房射亭水丘梭缉素脩搨本讨口子天书同宗乌获贤首宗逍遥物外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