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乘籍的意思、乘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乘籍的解释

史书。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锦秋亭辨》:“俟吾地之大人君子,有志乘籍者折衷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乘籍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指登记车马信息的官方簿册,属行政文书范畴。以下从释义、源流及用例三方面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字义分解

    • 乘(chénɡ):本义为车辆,引申为车马编制单位。如《周礼·夏官》载“四丘为甸,甸出长毂一乘”,指战车单位。
    • 籍:簿册、登记文书。《说文解字》释“籍”为“簿书也”,专指官方记录名册。

      合称“乘籍”即车马登记档案,用于管理官府车马调配。

  2. 功能定位

    属古代“计政”工具,记录车马数量、归属及使用情况,类似现代资产台账。如《汉书·食货志》提及官府通过“乘籍”核查车马资源,防止滥用。


二、历史源流与用例

  1. 先秦起源

    周代已建立车马管理制度,《周礼·地官》规定“凡国之财用,必考于司书”,其中“乘籍”由“司常”官执掌,用于调配诸侯贡赋车马。

  2. 汉代制度化

    汉代为加强集权,将乘籍纳入“上计”制度(地方向中央的年度汇报)。《居延汉简》残简载“车父名籍”,证实边郡需上报车马档案至中央。

  3. 文学化用例

    唐宋后渐成典故。柳宗元《唐故万年令裴府君墓碣》以“乘籍散逸”暗喻治理失序,体现词义的文化延伸。


三、学术考辨

部分学者认为“乘籍”与“传籍”(通行证)存在职能交叉,但据《睡虎地秦简·效律》,二者分属不同管理系统:乘籍管物资,传籍管行旅,不可混同。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乘籍"词条
  2. 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食货志》
  3. 杨天宇《周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4. 谢桂华《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
  5. 《柳宗元集》中华书局
  6. 李均明《秦汉简牍文书分类辑解》文物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乘籍”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解释:

1.基本释义

“乘籍”指史书,主要用于记载历史事件或地方志。该词出自清代王士禛的《池北偶谈·谈艺一·锦秋亭辨》,原文为:“俟吾地之大人君子,有志乘籍者折衷焉。”

2.词义构成

3.读音注意

4.相关扩展

5.使用场景

该词属于文言词汇,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多出现在研究古籍或历史文献的语境中。


若需进一步了解“乘”在不同语境下的读音差异或“籍”的引申含义,可参考古代汉语词典或权威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傲睨万物败本邦典悖虐辩人笔思豺鼠子超凡出世朝纬察相橙丝虫邪串夷触邪盯人斗笠分佃風行雷厲佛刹辅夹高峰革姓黑盐欢爱黄冒荒信户辩徽位绘真混凝土见风转舵经途近影芰茄祭脂娟巧老鬼劳疚雷驰瞭高历览里圈媚草朴略啓居鹊锦宂员丧假蛇形时货诗篇水菜苔帻痰桶惕慄挽手儿围栏猬起文天祥县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