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抛弃;丢开。《醒世恒言·金海陵纵欲亡身》:“帝得新人,撇却旧人矣。”《白雪遗音·马头调·未曾写书》:“忘却了,花前月下,海誓山盟。人而无信,撇却前言。”《再生缘》第七九回:“劝 少华 ,撇却心中忧闷事,调养尊躯好毕姻。”
“撇却”是一个汉语动词,意为抛弃、丢开,常用于书面或文学语境中,指主动放弃或摆脱某事物。以下是详细解释:
核心含义
指将原本存在或持有的东西(如情感、责任、承诺等)主动舍弃或抛开。例如: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典文学或正式表达,强调决绝的态度。如《再生缘》中“撇却心中忧闷事”,指抛开烦恼。
该词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常见于诗词、小说或仿古语境,需结合上下文理解其情感色彩(如无奈、决绝等)。
《撇却》是一个动词,表示放弃、摒弃、舍弃的意思。
《撇却》的部首是“手”,总笔划为11划。
《撇却》来源于古代汉语,是由两个字组合而成。繁体字为《捨卻》。
在古代,有些用于表示《撇却》的字形与现代写法不同。如早期繁体字《舍却》和《舍卻》。
1. 他决定撇却过去的失败,重新开始。
2. 她撇却一切顾虑,勇敢地面对挑战。
3. 当我们长大成人,有时我们不得不撇却一些儿时的梦想。
1. 撇却纷争
2. 撇却杂念
3. 撇却名利
1. 放弃
2. 舍弃
3. 抛弃
1. 保留
2. 保持
3. 遵循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