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发兴的意思、发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发兴的解释

(1).发兵兴师。《汉书·严助传》:“ 闽越 復兴兵击 南越 。 南越 守天子约,不敢擅发兵,而上书以闻。上多其义,大为发兴,遣两将军将兵诛 闽越 。”

(2).发生;兴起。《三国志·魏志·刘廙传》“ 廙 上疏谢曰” 裴松之 注引《刘廙别传》:“以为长史皆宜使小久,足使自展。岁课之能……课之皆当以事,不得依名。事者,皆以户口率其垦田之多少,及盗贼发兴,民之亡叛者,为得负之计。” 冯自由 《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我国今日学界最缺乏者为教科书,教育会发兴之始,即欲以此自任。”

(1).激发意兴。 南朝 宋 鲍照 《园中秋散》诗:“临歌不知调,发兴谁与欢。”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二:“客身逢故旧,发兴自林泉。” 金 元好问 《孟州夹滩饮承之御史家》诗:“美酒禁愁得,芳梅发兴饶。”

(2).指助兴。 明 王九思 《曲江春》第四折:“妖嬈,向前些,高歌一曲,与先生发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发兴"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古典色彩,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在古代文献和诗词中较为常见。其含义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 触发兴致;引发意趣: 指外界事物或内心感受触动、激发了某种兴致、情趣或创作灵感。常用于描述诗人、艺术家在特定情境下产生创作冲动或情感共鸣。

    • 例句: "登高望远,发兴赋诗一首。"(意指登高望远触发了作诗的兴致)
    • 例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情此景,足以发兴。"(杜甫《春望》中的情感可引发共鸣与感兴)
    • 来源参考: 《汉语大词典》对“发兴”的解释包含此义项,指引发意兴。
  2. 开始兴起;发动: 指某种事物、活动或情绪的起始、开端或发动。

    • 例句: "这场运动发兴于民间。"(意指这场运动从民间开始兴起)
    • 例句: "发兴百万之众。"(意指发动百万民众)
    • 来源参考: 《古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收录此义项,表示开始、兴起或发动。

“发兴”的核心含义在于“引发”和“起始”。它既可以指由外物或内心触发某种精神活动(如诗兴、雅兴),也可以指具体事物或行动的起始发动。理解该词需结合具体语境,其古典韵味较浓,多用于书面语或对古典文献的解读中。

来源参考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

“发兴”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发兵兴师
    指发动军事行动,常见于历史文献。例如《汉书·严助传》记载:“上多其义,大为发兴,遣两将军将兵诛闽越。”

  2. 发生;兴起
    描述事物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如《三国志》注引《刘廙别传》提到“盗贼发兴”,指动乱事件的发生。


二、扩展含义

  1. 激发意兴
    在文学中表示情感或创作灵感的激发。如唐代杜甫诗句“发兴自林泉”,表达因自然景色引发诗兴。

  2. 助兴
    指增添兴致,如明代戏曲《曲江春》中“高歌一曲,与先生发兴”。


三、现代用法


提示:若需查看完整古籍例句或不同来源的用法,可参考《汉书》《三国志》等文献,或访问查字典等平台。

别人正在浏览...

宝香崩奔苍惶残尊超然绝俗成王败寇赤水词穷理极丛生眈眈逐逐殚穷迭累谛分审布短窄盹寐督邮耳目昭彰房燕犯逆反咬反正一样冠盖相望过节儿骨瘦如豺河洛横跞鸿经讲剑涧壑监元驾治精真襟宇迥句巨川材溜工楼桑泥猪癞狗欺慢擎天柱穷阎泉帖屈座染画容谅实成诗钟赎锾说夷思旧丘松滑唐三彩畋弋涕泪交流铜斗儿家缘王孙贵戚温滑闲静显祖扬宗霄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