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麤食的意思、麤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麤食的解释

粗劣的饭菜。《宋书·宗悫传》:“先是,乡人 庾业 ,家甚富豪,方丈之膳,以待宾客,而 慤 至,设以菜葅粟饭,谓客曰:‘ 宗 军人,惯噉麤食。’ 慤 致饱而去。”一本作“ 粗食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麤食"是汉语中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字形、字义及文化内涵三个层面进行解析:

一、本义解析

  1. 字形溯源

    "麤"为"粗"的异体字,《说文解字》释:"麤,行超远也。从三鹿。" 段玉裁注引申为"疏略"之意(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食"指食物,合称即指加工简略、未加精制的食物,与"精食"相对。如《汉书·食货志》载"民食麤粝",颜师古注:"麤,糙米也"。

  2. 具体指代

    古代多指三类食物:

    • 糙米:未精细碾磨的谷物,保留米糠层(《齐民要术·飧饭》);
    • 粗粮:豆类、黍稷等杂粮(郑玄《周礼注疏》);
    • 简烹之食:少油盐调味的清淡餐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疏食菜羹"注)。

二、引申义与文化内涵

  1. 生活态度象征

    儒家视"麤食"为修身载体,《论语·乡党》载孔子"饭疏食,饮水",体现安贫乐道精神。程颐释:"疏食,菜食也...圣人不以口腹累志"(《二程遗书》卷十五)。

  2. 养生哲学体现

    中医典籍强调麤食的保健价值,《黄帝内经·素问》主张"五谷为养",明代医家李时珍指出糙米"通血脉,和五脏"(《本草纲目·谷部》),与现代营养学全谷物理论契合。

  3. 农耕文明印记

    古代灾荒时"麤食"为保命之粮,《救荒本草》详录榆皮、蕨根等代食品制法,反映传统社会应对粮食危机的智慧(万国鼎《中国农学史》)。

三、权威文献佐证

  1. 文字学依据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明确标注:"麤"同"粗",释义"糙米;粗劣食物"(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P.4893)。

  2. 历史语用实证

    敦煌写卷S.5637《祭驴文》有"麤餐豆麦"记载,印证唐代民间用语(黄征《敦煌俗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3. 跨学科研究支持

    农史研究证实,汉代舂米出糙率约70%(《汉代粮食加工技术考》,农业考古,2001(3)),佐证"麤食"为古代主流膳食。


注:本文释义综合文字学、历史文献及文化研究成果,核心依据来自《汉语大字典》《说文解字注》等权威辞书,并参证农史、医学典籍原始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麤食”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词义

2.字形与演变

3.现代关联概念

4.使用注意

总结

“麤食”本义为粗劣的饭菜,因字形演变逐渐被“粗”替代。现代“粗食”则衍生出健康饮食的内涵,两者需结合语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安节别统跛行千里长统靴畅志趁赶弛旷丑辞出访电影剧本帝侧滴溜扑督车愕愕方积非驳飞书馆宅顾姑国华焕炳溷器简缺俴驷角人嚼说酒村沮淤看日子况瘁刳剔练行里层冽香骊岭龙虾旅讬矛楯梅卤爬竿骈联片羽破夏勤进睿虑圣旨十四絃四方步矘视天覆地载填漆调词通贵童牧外来望舒草文昌鱼卧榻象箸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