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悲路穷的意思、悲路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悲路穷的解释

三国 魏 阮籍 常独自驾车,随意奔驰,到了路的尽头,不能前进时,就大哭而回。见《世说新语·栖逸》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后用为哀叹没有出路的典故。 唐 李白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诗:“弹琴徒激昂,出门悲路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悲路穷”是由“悲”“路”“穷”三字组成的汉语词组,其核心含义指向对人生绝境或理想破灭的哀痛表达。根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对单字的释义:“悲”指哀痛伤感,《说文解字》释为“痛也”;“路”本义为道路,《尔雅》注为“道也”;“穷”则含尽、极之意,《玉篇》解作“极也”。三字组合后形成复合意象,特指行至人生绝境时产生的深切悲哀。

该词组典出魏晋文学传统,与阮籍《咏怀诗》第八十首“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迹”的意境相承。据《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这一“穷途而哭”的典故,生动诠释了古代文人在政治高压下精神困顿的生存状态。现代学者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三联书店,2009年修订版)第三章指出,这种“路穷之悲”实为魏晋士人个体意识觉醒后,面对现实困境产生的哲学性苦闷。

在语义发展过程中,“悲路穷”逐渐超越字面意义,成为表达理想受阻、进退维谷的文学母题。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年版)在分析六朝诗文意象时,特别强调该词组承载着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书写传统。当代语言学家符淮青在《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中,将此类复合词归入“文化语义聚合体”,认为其价值在于浓缩特定历史语境中的集体心理体验。

网络扩展解释

“悲路穷”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词义解释

悲路穷(拼音:bēi lù qióng)的字面意思是“哀叹道路穷尽”,比喻陷入绝境、无路可走的悲怆心境。它源于三国时期魏国名士阮籍的典故:阮籍常独自驾车随意奔驰,行至道路尽头无法前进时,便大哭而返,以此宣泄对现实的绝望与苦闷()。

二、典故出处

  1. 原始记载:出自《世说新语·栖逸》中刘孝标的注释,引用晋代孙盛《魏氏春秋》的记录。阮籍通过“驾车穷途而泣”的行为,表达对时局动荡、个人抱负无法施展的悲愤()。
  2. 文学引用:唐代李白在《赠从兄襄阳少府皓》中化用此典,写下“弹琴徒激昂,出门悲路穷”,借以抒发怀才不遇的郁结()。

三、用法与延伸

四、关联概念

与“穷途之哭”“阮籍猖狂”等成语同源,均指向阮籍的狂放不羁与精神苦闷。

如需进一步了解典故背景或文学用例,可参考《世说新语》及李白的相关诗作。

别人正在浏览...

本嗓狴户屏气凝神步入蟾宫臣伏丹液洞精东偷西摸陡上斗试方外客疯魔封瘗负屈衔寃恭惟龟凤归根结底汉国话次惶惶不可终日黄历哗然华屋丘墟扈鲁讲考芥子积沍精稗荆岑救祸俊弼珂珬圹圹扩大懒学廉角立鐀六穗卤子麦畦梅花引命代内乡捻须炮捻签名青幰乞养山呼嗣皇司帐跳扑同晷投醪微知寤梦相若夏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