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排闷的意思、排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排闷的解释

排遣烦闷。 唐 杜甫 《江亭》诗:“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宋 程垓 《念奴娇》词:“排闷人间,寄愁天上,终有归时节。” 清 周友良 《珠江梅柳记》:“此唱彼和,聊以排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排闷(pái mèn)指通过某种方式排解、消除心中的烦闷或抑郁情绪。该词属动宾结构,“排”含疏导、消除之意,“闷”指郁结不快的情绪。其释义及用法如下:


一、核心释义

  1. 消解愁闷

    指主动采取行动(如出游、交谈、娱乐等)驱散心中郁结的愁绪。

    例: 清人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诗:“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此即诗人借观星排闷之举。(来源: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文献佐证:

    《汉语大词典》:“排闷,排除烦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6卷第583页)

  2. 转移注意力以舒缓情绪

    强调通过其他活动分散对烦心事的专注,达到情绪缓解的效果。

    例: 鲁迅《书信集·致黎烈文》:“近日见闻如何?倘得暇,希借书排闷。”(来源:《鲁迅全集》第14卷)


二、词源与构成


三、经典用例

  1. 杜甫《江亭》

    “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注: 诗人借写诗排遣羁旅之愁。(来源:萧涤非《杜甫诗选注》)

  2. 陆游《春晚书怀》

    “排闷从谁得无赖,尽拈书籍向人夸。”

    注: 以读书转移心绪。(来源: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


四、近义辨析

词汇 侧重方向 情感强度
排闷 主动消解愁绪 中度郁结
解忧 解决忧虑根源 深层焦虑
遣兴 借闲适活动抒怀 轻度闲愁

(依据《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辨析)


参考文献来源:

  1.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3. 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
  4.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5.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排闷”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pái mèn,其核心含义是排遣烦闷、消除内心的郁闷情绪。以下从不同角度进行解释:


基本释义


文学例证

  1. 唐诗中的运用:
    杜甫在《江亭》中写道:“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意为因无法归乡,只能借写诗排解愁绪。
  2. 宋词中的意境:
    程垓《念奴娇》词提到“排闷人间,寄愁天上”,体现通过自然寄托来消解烦闷。
  3. 清代记载:
    周友良《珠江梅柳记》描述“此唱彼和,聊以排闷”,展现以歌咏互动缓解情绪的场景。

使用场景


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词原文或具体用法,可参考古籍文献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安言拜赐白衣冠板墙迸气钵袋补廪叉子成康成王败寇触目崩心怵惕丹溪貂鼲断魂额载伐生讽嘲扶犂手改稽槁面格度公营官鬼裹掖豪毛豢池黄耇忽拉蠖伏浚波匡革款门蜡珀麻案命节冥宅木豆南岳夫人跑交通剽猾丕厘颇黎铅锷鞘段旗开得胜认取壖田腮庞杀胚世套书稿水深火热田子痌瘝一体通令万民伞温黁现阶段小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