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某种情况而心中极度悲伤。《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缅寻遗烈,触目崩心。” 南朝 陈 徐陵 《答李颙之书》:“且年光遒尽,触目崩心。扶力含毫,诸不申具。”
“触目崩心”是一个形容极度悲伤或震撼的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指看到某种惨烈或令人痛心的景象时,内心受到极大冲击,产生极度悲伤的情绪。常用于描述战争、灾难等场景中的惨状,或表达对破败、残缺事物的痛心。
二、出处与演变
三、用法与例句
四、延伸含义
除字面的悲伤场景外,也可比喻事物衰败引发的强烈遗憾,如“触目崩心的古城墙遗址”。近义词“触目惊心”更侧重震惊,而“触目崩心”情感层次更深,带有崩溃般的悲痛感。
五、其他说明
可通过《南齐书》或《徐陵集》查阅原始文献,了解更丰富的语境用例。
《触目崩心》是一个成语,它意指看到一些令人震惊或痛心的景象,使人无法接受或忍受而感到心灵崩溃。它形象地描述了一种强烈的心理冲击,使人深深地受到触动。
《触目崩心》这个词由三个汉字组成。它们的部首分别是「手」、「目」和「心」。分别有七、五和四个笔画。
《触目崩心》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后汉书·陈留传》,但在古代并不是一个固定的词组,而是根据上下文来使用。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是「觸目崩心」。
在古代,这个成语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目」可以写成「睪」,「心」可以写成「蕖」。古时候写法的变异是由于文化和时代变化导致的。
1. 看到这个儿童失去父母的消息,我触目崩心,感到无比悲痛。
2. 当我亲眼目睹那场灾难时,我仿佛触目崩心,无法忍受这种痛苦。
1. 触目惊心:形容所见之物或情况令人非常震惊和痛心。
2. 触目皆是:形容到处都是某种景象,数量巨大,令人难以接受。
1. 刹目:形容景象让人感到突然惊慌或不安。
2. 切肤之痛:形容痛苦或伤痛之深,就像直接切割肌肤一样。
1. 赏心悦目:形容景象漂亮,令人心情愉悦。
2. 安心祥和:形容环境和谐平静,给人安心的感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