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品格气度。《三国志·魏志·满宠传》:“ 伟 以格度知名,官至卫尉。”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下:“ 檀香果 之格度端详, 夜蝙蝠 之举止閒暇,皆足倚絃月地,佐酒花天。”
(2).规格形制。 明 徐祯卿 《谈艺录》:“大匠之家,器饰襍出,要其格度,不过总心机之妙应,假刀锯以成功耳。”
“格度”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种含义:
指人的品德修养和内在气度,强调个人在言行举止中体现出的端正与得体。例如《三国志·魏志·满宠传》中提到“伟以格度知名”,即赞扬其品格高尚、气度不凡。这一用法多见于古代文献,常用来形容士人或官员的德行风范。
指事物的标准、制式或结构规范。例如明代徐祯卿在《谈艺录》中提及“大匠之家,器饰杂出,要其格度”,强调器物需符合一定的设计标准。现代语境中,此义项可延伸至设计、建筑等领域,表示某种既定的格式或尺度。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历史出处,可参考《三国志》或明代文献原文。
格度是一个汉字词语,常见于文言文中,他的意思是指评价或衡量事物的好坏或高低。
格度的部首是木,拼音是ge2。
格度的总共有12个笔画。
格度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中,表达了对人们评价事物的观点。
繁体字为格度。
在古代汉字中,格度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部首木在右边,底下有一个小点。
这本书的格度非常高,值得一读。
他的成绩非常好,取得了一定的格度。
格度可以组成其他词语,比如格调、格外等。
格度的近义词有品味、尺度等。
格度的反义词有庸俗、低劣等。
挨推白桵半导体不贤残溃草酌棽离刀芒打胎叠颖帝履踶齧马菲诚附骥攀鸿孚佑概述旰食钩阑骨都刿心怵目后勤后手狐魅疾伙夫活国将本求财江信饥饱劳役阶址径道老面皮连霄里弄临统龙阳之兴龙战玄黄芦衣麦气马蹄刀排铳迫促齐迹饶裕上山下乡善谈是今守牧岁气锁边讬迹妥尸外伤顽查卧骨乡霸衔命弦上箭下阴细吹细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