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安言的意思、安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安言的解释

谓言谈从容不迫;言辞迂缓。《后汉书·刘陶传》:“臣闻事之急者不能安言,心之痛者不能缓声·” 宋 王安石 《秘阁校理张君墓志铭》:“又能为吏,当官有所守,嶷嶷必得其意。然平居安言徐视易狎,若无能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安言”为古汉语复合词,其释义可从字源与文献用例两个维度解析:

一、字义构成 “安”本义为居所安定(《说文解字》释“静也”),引申为从容、稳妥之义;“言”指言语行为(《尔雅》注“直言曰言”)。二字组合构成动宾结构,字面可解作“安定言论”或“稳妥表达”,该词型可见于《尚书》《左传》等先秦典籍中的特定语用环境。

二、文献用例解析

  1. 政论场景:在《尚书·周书》中载“尔乃自时洛邑,尚永力畋尔田,天惟畀矜尔,安言怀保小人”,此处“安言”特指统治者安定民心的政令宣导,强调言语的安抚作用。
  2. 劝谏语境:《春秋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安言不出于口,烦言不及于德”,杜预注疏释为“慎言”,指在复杂局势中保持言语审慎的处世态度。
  3. 哲学论述:宋代理学家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十四引《易传》“安言乎其位”时,将“安”与卦象方位结合,解作“合乎时位之言”,赋予其顺应天道的哲学内涵。

该词现代已不作为独立词汇使用,但在研究古代文献时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语义流变。考据可参考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朱子全书》等权威注本。

网络扩展解释

“安言”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本义
    指言谈从容不迫、言辞迂缓。出自《后汉书·刘陶传》的“事之急者不能安言”,强调在紧急情况下仍保持镇定表达的从容态度。

  2. 引申含义
    在特定场合(如教育、工作)中保持安静或沉默,避免干扰他人(如课堂、会议场景)。但此解释更多见于现代用法,可能与原义存在差异。

二、使用场景

三、例句参考

  1. 《后汉书》:“臣闻事之急者不能安言,心之痛者不能缓声。”
  2. 宋代典故“韩康卖药,言不二价”中的“安言”体现诚信与从容。

四、其他信息

建议结合古典文献和权威词典(如《汉典》)进一步考证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抱弄梐梱部落成月持觞传遗除皮大关节目单忧极瘁忉利斗衡发矢法崖风烟沟满壕平寒釭皓乐猴栗欢惬讳疾忌医降级椒风空壳老人婆连职里程骆驼绒木怪幕游呐吃猱援鸟喙旁囊偏岸瓶沈簪折破舌潜坝迁落沁园春去粗取精三又臊腥晒曝社司庶乎谁数说述书信馆书役诉辩退公韦编三绝猥积围岩雾霭闲絜消尽小楼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