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丕厘的意思、丕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丕厘的解释

谓大受福运;大福。《书·立政》:“丕釐上帝之耿命。” 曾运乾 正读:“大受上天之明命也。” 宋 沉括 《谢加恩表》:“窃以诞扬孚号,一新法度之原;朋锡丕釐,下及锁凉之品。”《宋史·乐志十》:“於皇道祖,丕釐灵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丕厘"是汉语中的合成词,由"丕"和"厘"两个单字构成。据《汉语大词典》记载,"丕"读作pī,本义为"大",《说文解字》释作"大也",如《尚书·大禹谟》有"予懋乃德,嘉乃丕绩"之句。而"厘"读作lí,在《尔雅·释诂》中解释为"理也",即治理、修正之意,《尚书·尧典》"允厘百工"即用此义。

二字合用的"丕厘"最早见于《尚书·周书·康诰》:"丕厘上帝之耿命",孔颖达疏解为"大受上天之明命",意指承受天命的重大治理。现代《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修订版)将其释为"大治",强调对重大事务的治理能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则补充该词带有"通过治理达成昌明"的引申义。

在具体语用中,"丕厘"常与政治功绩相关联,如明代宋濂《阅江楼记》"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夫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栉风沐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内外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有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思,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止阅夫长江而已哉!彼临春、结绮,非不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不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馀里而始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圣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功者,勒诸贞珉。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即用以赞颂帝王治理之功。需要注意的是,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属生僻用语,主要见于文言文研究及古籍注释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丕厘”是一个古汉语词汇,读音为pī lí,含义为“大受福运”或“大福”。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由“丕”(意为“大”)和“厘”(通“釐”,指福运)组合而成,整体表示“极大的福运”。例如《尚书·立政》中“丕釐上帝之耿命”一句,即指“大受上天赐予的显赫使命”。

  2. 文献用例

    • 宋代沈括《谢加恩表》中:“朋锡丕釐”,意为广泛赐予大福。
    • 《宋史·乐志十》:“於皇道祖,丕釐灵祐”,表达对先祖降下大福的赞颂。
  3. 使用语境
    该词多用于古代文献或祭祀祝辞中,强调宏大、神圣的福泽,现代汉语已极少使用。

若需进一步探究词义演变或具体典籍用例,可参考《尚书》《宋史》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变记号冰鞋冰语比踪惭慨蚕命草庵常産差注晨光熹微酬赠大自流盆地德薄奠文踶触奉访氛浊佛祠负性服膺盖泉给散贵任诡特谎价绛驺建戌孑杰济公传精列京尹嫉邪老儿老相识离离拉拉篱鷃楼舩乱法买舟漫骂卯榫米老鼠母弦贫栖迫晦弃别切偲权摄曲士赡缛沈鱼色市鬨试职鼠市倜诡往亡围聚萧飕隙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