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颇黎的意思、颇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颇黎的解释

(1).指状如水晶的宝石。《太平御览》卷八○八引 汉 东方朔 《十洲记》:“ 崑崙山 上有红碧颇黎宫,名七宝堂是也。” 唐 李商隐 《饮席戏赠同舍》诗:“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玻璃》:“本作‘颇黎’。 颇黎 ,国名也。其莹如水,其坚如玉,故名水玉,与水精同名。” 清 二石生 《三洲春语》卷下:“五联九联,缀以珊瑚、靺鞨、颇黎、木难、翡翠、孔翎、鲜花、异鸟、流苏、锦缎之属。”

(2).亦作“ 颇瓈 ”。玻璃。 陈三立 《黄小鲁观察游西湖归过访携虎跑泉相饷赋此报谢》诗:“ 涌金门 外颇黎盆,手摇大扇落晴昊。” 黄澜 《闻锺六自香港之星洲却寄》诗:“半黄残照成霞綺,一碧晴天醮颇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颇黎”是汉语中的历史词汇,具有多重文化意涵。根据《汉语大词典》记载,“颇黎”一词源于梵语“sphaṭika”的音译,本义指天然水晶。唐代文献中常以“颇黎”代指透明或半透明的琉璃制品,如李贺《秦王饮酒》中“羲和敲日玻璃声”即用此意象。

从材质属性看,《本草纲目》将“颇黎”归类为玉石部,描述其“莹如水,坚如玉”,特指西域传入的钠钙硅酸盐制品,与现代玻璃成分相近但工艺不同。敦煌变文《叶净能诗》中“颇黎之盏”的记载,印证了唐代贵族已将其作为奢侈器皿使用。

在佛教典籍中,“颇黎”常作“七宝”之一,《翻译名义集》特别注明其为“水精之精”,强调其纯净特质。该词在宋元后逐渐被“玻璃”替代,但明清医书仍保留“颇黎”古称,用以指代入药用的透明矿物质。

网络扩展解释

“颇黎”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指水晶状宝石
    该词最早见于汉代文献,如《太平御览》引东方朔《十洲记》提到“红碧颇黎宫”,描述昆仑山上的宝石宫殿。唐代李商隐诗句“半杯松叶冻颇黎”中的“颇黎”也指晶莹如冰的宝石。

  2. 玻璃的古称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明确记载:“本作‘颇黎’,颇黎,国名也。其莹如水,其坚如玉,故名水玉。” 清代文献中亦有将“颇黎”与珊瑚、翡翠等并列,作为装饰材料使用。


二、文化延伸

建议进一步查阅《太平御览》《本草纲目》等原始文献,或通过汉典等工具书 获取更系统的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八辔辨敏冰魂雪魄炳见播糈扯鸡駡狗成败兴废尺竹伍符黜色赐舍当制电采雕被谍谍东嘉笃学好古奋迹觥爵锢桎函人恨悔红繖见方解陶继火精力充沛剧地开店来客离奇古怪利途卤器鹿台马尾萝摹调目不暇接木雕泥塑盘蹙青驭锓木琼峰秋见气象站搉商神采审交神女庙深士识略收购舒豁水裩骰钱文艺家文祝延仙旌衔酒纤琐嚣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