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弄麞的意思、弄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弄麞的解释

亦作“ 弄獐 ”。皆为“弄璋”之讹。因用以嘲写错别字。典出《旧唐书·李林甫传》:“太常少卿 姜度 , 林甫 舅子, 度 妻诞子, 林甫 手书庆之曰:‘闻有弄麞之庆。’客视之掩口。” 宋 苏轼 《贺陈述古弟章生子》诗:“甚欲去为汤饼客,惟愁错写弄麞书。” 明 无名氏 《四贤记·弄璋》:“稜稜玉骨清奇,何妨错写弄麞书。” 清 洪亮吉 《北江诗话》卷三:“弄麞宰相,伏猎侍郎,不闻有诗文传世,职是故耳。”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鸡肘博士》:“ 宋 张知甫 可书 云: 张鼎 为太常博士,用鸡肋为鸡肘,时辈讥曰‘鸡肘博士’。按此亦伏猎、弄獐之比,而世罕知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弄麞是中国古代文献中出现的罕见异形词,其正确写法应为"弄璋"。该词出自《诗经·小雅·斯干》篇:"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原指古代贵族家庭庆贺生男婴的礼仪活动。据《汉语大词典》(1994年第一版)记载,"弄璋"的"璋"指代玉制礼器,象征男子品德高尚。

唐代李林甫曾误将"璋"写作"麞"(即獐子),《旧唐书·李林甫传》记载其贺表将"弄璋"错写为"弄麞",成为文坛笑柄。清代赵翼《陔余丛考》卷四十三对此典故有详细考据,指出这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笔误案例。

在现代汉语中,"弄麞"已不作为规范用词收录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建议,在涉及古代文献异文考订时,需参照《说文解字注》等典籍进行校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强调,这类异形词研究需结合金石学、简帛文献等实证材料。

网络扩展解释

“弄麞”是一个具有历史典故的词语,其含义和用法主要源于古代文化中的书写错误引发的讽刺现象。以下是详细解释:

1.词源与含义

“弄麞”实为“弄璋”的讹写。古代生男孩称“弄璋”,源于《诗经》中“载弄之璋”,寓意孩子将来成为执玉璋的贵人。而“弄麞”因将“璋”误写为“麞”(同“獐”,指獐子),成为错别字的典型代表。

2.历史典故

典故出自《旧唐书·李林甫传》:
唐代宰相李林甫在祝贺亲戚姜度生子时,本应写“弄璋之庆”,却误书为“弄麞之庆”。因“麞”与“璋”字形相近,宾客见后掩口而笑,暗讽其文化水平不足。此事成为后世嘲弄错字、缺乏文墨的经典案例。

3.文化影响

后人常以此典故讽刺文字错误或学识浅薄。例如:

4.用法总结

补充说明

需注意“弄麞”与方言词汇“弄硶儿”(表义模糊)无关,二者仅在字形上部分相似,实际含义截然不同。

别人正在浏览...

爸爸白洋淀不胜桮杓参拍谄俾剗刷疢疾崇聚愁惧大轰大嗡淡饭黄虀彫零斗镂对外贸易区咄诺访宇泛游丰衣足食改过自新挂弓鸿裔鹄面鸠形检省较勘鹪栖讦切精坚酒浸头絶脰隽拔空言无补老框框连行鎏银六院貌肖没葬民室懦响判官怕水郫筒清风两袖阙谬热炕三京绍续杀青守定疏跃锁窗寒所闻滔天天绘讬息襄事向者仙人绦鲜味下下细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