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判官的意思、判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判官的解释

[official] 唐宋时辅助地方长官处理公事的人员,借指阎王手下掌管生死簿的官

坐谪兴国州判官。—— 清· *********《明史·海瑞传》

详细解释

(1).古代官名。 唐 代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均置判官,为地方长官的僚属,辅理政事。 宋 沿 唐 制,并于团练、宣抚、制置、转运、常平诸使亦设置判官。 元 代改为各州府设置判官。 明 清 仅州置判官,无定员。见《文献通考·职官十六》。 唐 韩愈 《董公行状》:“ 崔圆 为 扬州 ,詔以公为 圆 节度判官。” 宋 徐铉 《稽神录·刘存》:“ 刘存 为 舒州 刺史,辟儒生 霍某 为团练判官,甚可信任。”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两裴迪》:“一为 王鐸 辟租庸招纳使。 朱温 镇 宣武 ,辟节度判官。”

(2).传说冥司中阎王属下掌管生死簿的官。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除夕》:“教坊 南河炭 丑恶魁肥,装判官。”《水浒传》第四二回:“门前小鬼,折臂膊不显狰狞;殿上判官,无幞头不成礼数。”《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阎君﹞贵居王位,有左右判官,又有千万鬼卒、牛头、马面,帮扶者甚众。”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十一章:“这上面写的是蛇溜字,好像是阎罗殿上判官的手笔!”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判官是汉语中具有双重文化内涵的名词,主要含义如下:

一、古代官职

指唐宋时期地方长官的僚属,协助处理司法、文书等政务。

二、民间信仰中的神职

在道教与民俗传说中,判官为阴间阎王殿的审判者,执掌生死簿,裁定亡魂善恶。

三、现代引申义

偶用于比喻具有裁决权的人或事物(如“赛场判官”),但此属非主流用法。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判官”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主要分为历史官职和神话形象两类:

一、历史官职

  1. 起源与职能
    判官始设于隋朝,唐代成为节度使、观察使等地方长官的僚属,负责辅理政事。宋代沿袭唐制,并在团练使、转运使等机构增设判官,元代后职权逐渐集中于州府。明清时期仅州一级保留判官职位,相当于副职官员,如副知府或知州助手。

  2. 历代演变

    • 唐宋:多为临时派遣官员,协助处理司法、财政等事务。
    • 元代:各路总管府、散府及州均设判官,职权扩大。
    • 明清:仅州置判官,清代改称“州判”。

二、神话形象

在民间信仰和文学作品中,判官被赋予阴间司法者的角色:

  1. 职能与分类
    阴曹地府中,判官掌管生死簿,分属不同司职:

    • 赏善司:魏征负责奖赏生前善行(《西游记》中提及)。
    • 罚恶司:钟馗依据“四不四无”原则惩处恶魂。
    • 察查司:陆之道(陆判)负责核查案件公正性。
  2. 文化象征
    判官形象多威严正直,如钟馗“铁面虬髯”,象征公正无私,常见于傩戏面具、古典小说等民俗文化中。

三、其他用法

如需进一步了解判官在具体朝代或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可参考《文献通考·职官十六》或《西游记》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按脉百品千条牓样包虎宝衣贬颜草田惩一儆百吃不服川渟岳峙出豁躭受电教丁真永草恫骇动魄东西厂泛泛广修过时花貌蓬心砉然剪头经筭酒蠃看做落犒师阔蹑累载留言簿虑猜满数旄纛磨礲浸灌旁委篷樯漂淫婆婆家砌红堆緑奇穷秋计弃行改业桡姬柔而不犯若存若亡三品松善经司寒送年盘睢盱素蛇天报讬大伟茂危峤虾酱县官巷议街谈小讳宵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