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挂弓的意思、挂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挂弓的解释

亦作“掛弓”。谓息兵。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翰》诗:“ 青海 无传箭, 天山 早挂弓。” 明 夏完淳 《大哀赋》:“见 伊川 而披髮,鸣 天山 而掛弓。”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挂弓,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含义:

一、字面释义

指将弓箭悬挂起来,停止使用。引申为停止战争、结束武力冲突,回归和平状态。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二、文化典故

典出周武王灭商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典故。据《史记·周本纪》载,武王克殷后"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虚,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象征天下太平。

来源:《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

三、现代用法

  1. 象征和平:常见于文学作品,如"四海挂弓,九州罢战"(例见郭沫若《新华颂》)。
  2. 武术术语:指习武后收械的动作,如传统拳谱载"练毕挂弓,以示息武"。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引用文献

  1. 《汉语大词典》"挂弓"词条
  2. 《史记·卷四·周本纪》
  3. 《现代汉语词典》"挂弓"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

“挂弓”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挂弓”字面指放下弓箭,引申为停止战斗、息兵和解。常用于形容双方结束冲突或达成和平。

  2. 引申意义
    在文学语境中,还可比喻放弃争斗或搁置争议,如杜甫诗句“天山早挂弓”即表达边疆战事平息之意。


二、出处与例句

  1. 历史典籍

    • 唐代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青海无传箭,天山早挂弓”,描述战事停息。
    • 明代夏完淳《大哀赋》以“鸣天山而挂弓”呼应和平场景。
  2. 现代用法
    如“双方谈判后决定挂弓”,多用于正式或文学化表达。


三、用法注意

可通过(查字典)、(汉典)等来源查看更多例句及扩展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

阿的平百福具臻罢露嬖习拨沙谗间打死老虎度蜜月方道彰方平废心風斤分袪分守敷崇高掌远跖耕市闺怨含春王黑价洄水剪靛花降使笺释教无常师静节锦绣山河急卒靠家大匡衞莱公老着脸皮羸劣吏人眉毫昧弱杪岁命薄南江孽寃溺情排傧平壤佉路瑟咤日出不穷日省月试散亡神怡心旷水醮四更桃圈停住僮部托配晚登文始紊淆相思业锡锭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