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阙谬的意思、阙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阙谬的解释

缺漏和错误。《宋书·律历志中》:“伏愿以臣所上《元嘉法》下史官考其疏密。若谬有可採,庶或补正闕谬,以备万分。” 宋 曾巩 《<陈书>目录序》:“其书旧无目録,列传名氏多闕谬,因别为目录一篇,使览者得详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阙谬”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出现在古籍整理或学术研究中。其核心含义是指文字记载中的缺失与错误,具体可拆解为:

一、字义解析

  1. 阙 (quē):
    • 本义指宫门或城楼两侧的高台,后引申为空缺、缺失。《说文解字》:“阙,门观也。”段玉裁注:“观者,缺也。古者宫门筑台,台上起屋,是谓门阙。…凡物之不全者皆曰阙。”
    • 在文献中指文字脱漏、内容不完整。
  2. 谬 (miù):
    • 本义指错误、差错。《说文解字》:“谬,狂者之妄言也。”引申为不合情理、荒谬、讹误。
    • 在文献中指文字传抄、刊刻或理解上的错误。

二、合成词义 “阙谬”作为合成词,其含义并非两字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特指文献典籍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文本问题,包含两个层面:

  1. 文本缺失 (阙):指原文在传抄、刊刻或保存过程中出现的字句脱漏、篇章散佚等情况,导致内容不完整。
  2. 文本错误 (谬):指原文在传抄、刊刻或理解过程中出现的错字、别字、衍文(多出的字)、倒文(文字顺序颠倒)以及因误解文意而产生的讹误。

三、典型应用场景 “阙谬”一词主要用于:

  1. 古籍校勘领域:学者在整理、校订古代文献时,常需指出并订正文本中的“阙谬”。例如,清代考据学家在整理先秦诸子或经史典籍时,会致力于“补阙正谬”。
  2. 文献学研究:在探讨文献的版本源流、流传过程及可靠性时,“阙谬”的多寡是衡量版本优劣的重要指标。
  3. 学术批评:评论前人著作或注疏时,可能会指出其中存在的“阙谬”之处。

四、权威辞书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阙谬:缺漏和错误。” (释义简洁,点明核心是“缺漏”与“错误”的并存)来源:罗竹风 主编. 《汉语大词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1993.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

    “阙谬:阙失和谬误。指文字上的脱漏和错误。” (释义更详细,明确指出是“文字上的”问题,并再次强调“脱漏”和“错误”)来源: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 编. 《古代汉语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阙谬:缺漏和错误。” (释义与《汉语大词典》基本一致,印证了该词的核心含义)来源: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编. 《辞源(修订本)》.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983.

五、现代意义与价值 在现代汉语中,“阙谬”一词虽不常用,但其概念在古籍整理、出版校对、历史研究、档案管理等领域依然至关重要。识别和纠正文献中的“阙谬”,是保证文本真实性、准确性和学术研究可靠性的基础工作。

网络扩展解释

“阙谬”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quē miù,其核心含义指缺漏和错误。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文献用例

  1. 《宋书·律历志》:
    “若谬有可採,庶或补正闕谬,以备万分。”
    (意为:若建议有可取之处,或许能修正疏漏错误,完善内容。)

  2. 曾巩《<陈书>目录序》:
    “列传名氏多闕谬,因别为目录一篇。”
    (指出原书列传部分存在姓名缺漏和错误,故重新编目。)


三、扩展说明

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宋书》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軷祭背地鞸琫别屯鼻元音播音员长游谄貌雠人瓷砖胆略大隗东巡对日防口访募蜂目根勾鼓吵好骑者堕花报荐度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警呵救焚投薪积愚撅天扑地儁才郡乘科聘昆仑奴浪莽列宁室烈焰厉抚弥漫劘砺逆窜钱塘江起解顷顷青铁砚乳粟山魈沈箱首逆暑絺孰谁庶鱼锁子骨台仆铁牛通上彻下通昔文舆舞弄文墨弦徽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