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凝肤的意思、凝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凝肤的解释

洁白润泽的皮肤。 晋 王嘉 《拾遗记·燕昭王》:“王即位二年, 广延国 来献善舞者二人,一名 旋娟 ,一名 提嫫 ,并玉质凝肤,体轻气馥。” 南朝 宋 鲍照 《学古》诗:“凝肤皎若雪,明浄色如神。” 南朝 梁 沉约 《少年新婚为之咏》:“裾开见玉趾,衫薄映凝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凝肤"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非独立收录的词条,其含义需从构成该词的语素"凝"和"肤"的本义及引申义,并结合其在古今文献中的实际用法来理解。

  1. 字义解析:

    • 凝: 本义指液体由流动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引申为聚集、凝结、集中、专注之意(《说文解字》:"凝,水坚也。")。在形容肌肤时,常取其凝结、紧致、润泽、光洁的意象。
    • 肤: 指皮肤、表皮(《说文解字》:"肤,皮也。")。
  2. "凝肤"的整体含义: 将"凝"与"肤"结合,"凝肤"通常用来形容皮肤的一种理想状态:

    • 紧致细腻: 指皮肤结构紧密,没有松弛或粗糙感,仿佛凝结的脂膏般光滑(参考《诗经·卫风·硕人》"肤如凝脂"的经典意象)。
    • 润泽光洁: 指皮肤水分充盈,富有光泽,显得健康饱满,如同凝结的露珠或美玉般晶莹。
    • 白皙纯净: 常与"白皙"、"雪白"等词并用,强调皮肤的洁白无瑕(如曹植《洛神赋》"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虽未直接用"凝肤",但描绘了类似美感)。 因此,"凝肤"的核心含义是指皮肤细腻紧致、光滑润泽、白皙纯净的美好状态,带有强烈的文学修饰色彩和审美评价意味。
  3. 使用语境与权威参考:

    • 古代文学: "凝肤"或其核心意象(如"肤如凝脂")常见于古典诗词歌赋中,用以描绘美人肌肤。例如《诗经·卫风·硕人》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是后世形容美肤的典范。曹植《洛神赋》等作品也通过其他词汇表达了类似意境。这些描述奠定了"凝肤"在传统文化中的审美基础。
    • 现代美容与医学: 在现代语境下,"凝肤"常出现在美容护肤领域,指代通过护理达到或维持皮肤紧致、有弹性、水润光滑的状态。这与皮肤科学中关于皮肤屏障功能、胶原蛋白和水分保持等概念相关(可参考专业皮肤科文献或权威医学美容书籍中关于皮肤质地和健康的描述)。
    • 词典释义参考: 虽然"凝肤"未被《现代汉语词典》等作为独立词条收录,但其构成语素"凝"和"肤"的含义清晰。描述类似肌肤状态的"凝脂"一词在《汉语大词典》中有明确解释:"凝脂,凝固的油脂,常用以形容洁白柔润的皮肤或器物。"(《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这为理解"凝肤"提供了重要依据。

"凝肤"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学色彩的词语,意指皮肤如凝固的脂膏般细腻、紧致、光滑、润泽且白皙。它源于古代文学对美人的描绘(如《诗经》),并在现代语境中常用于美容领域形容理想的肌肤状态。其含义建立在"凝"字的凝结、光洁义和"肤"字的皮肤义之上,核心在于表达一种健康、纯净、富有美感的外在肌肤特质。

网络扩展解释

“凝肤”是一个古典文学中形容肌肤状态的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洁白润泽的皮肤,常用于描绘女性肌肤的细腻与光洁。

二、出处与示例

  1. 晋代王嘉《拾遗记》:描述广延国献上的舞者“玉质凝肤,体轻气馥”,以“凝肤”凸显其肌肤如玉般光洁。
  2. 南朝诗文:
    • 鲍照《学古》诗:“凝肤皎若雪,明浄色如神”,比喻肌肤如雪般白皙透亮。
    • 沈约《少年新婚为之咏》:“衫薄映凝肤”,通过衣物衬托肌肤的润泽感。

三、使用场景

四、其他解释

部分资料提到“凝肤”含“面色红润”之意,但主要文献仍以“洁白润泽”为核心。

别人正在浏览...

阿謩班固《两都》霸王卸甲被识备选博嘴充洽窗饰爨龙颜碑颠崕砥节砺行帝灵断工发擂工商业公声公物拐孤鼓歌何待和颜红螺盏佳传校对绞盘角铁骄诩饥冻戒饬瞰视廪粟麦粥美禄面谕贫生箧簏卿霭清燕乳胶纱縠闪击山谣蛇入筩中曲性在十经童子署议四百州缩重韬光陶令株听望同一律骰盘万寿文课武备雾锁云埋相吵涍泉斜靠协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