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竹箱。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精物妖怪百端》:“火从篋簏中起,衣物烧尽。”
“箧”和“簏”是两个与竹制容器相关的汉字,均以“竹”为部首,但具体含义和用法有所不同:
字 | 读音 | 容器大小 | 典型用途 | 文化意象 |
---|---|---|---|---|
箧 | qiè | 较小 | 书籍、衣物 | 文人雅物,象征学识 |
簏 | lù | 较大 | 杂物、粗重物品 | 日常用具,偏实用 |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竹器的分类或文献例证,可查阅《说文解字》或《古代汉语词典》。
《箧簏》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古代用来装载书籍、文稿或衣物的箱子、柜子。
拆分《箧簏》的部首是“⺮”和“罒”,其中“⺮”是“竹”部,“罒”是“网”部。
它的总笔画数是20画,其中“箧”有14画,“簏”有16画。
《箧簏》这个词的来源较为晚,最早见于唐代韩愈的《韩荡子礼士谏议》。
在繁体字中,“箧”以“笥”来表示,“簏”则以“籙”来表示。
在古时候,汉字“箧簏”有着不同的写法。
其中,“箧”可以写作“匧”、“匼”;而“簏”可以写作“籮”、“籙”、“爐”。这些写法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中使用。
1. 他打开箧簏,取出一本古书。
2. 我收拾好行李,放入了旅行箧簏中。
组词“箧簏”可以使用在一些相关的场景中,如:
- 书箧:装载书籍的箱子。
- 衣箧:装载衣物的柜子。
与“箧簏”相近的词语有:
- 笼子:一种小型的箱子。
- 柜子:一种用于存放物品的家具。
而与“箧簏”相反的词语可以是:
- 开放:指没有被封闭或关闭。
- 倒空:指将箱子中的物品取出,使其变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