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蛇入竹筒,曲性犹在 ”。 清 翟灏 《通俗编·禽鱼》:“蛇入筩中曲性在。”按,《大智度论》:“譬如蛇行,本性好曲,若入筩中则直,出筩还曲。”
“蛇入筩中曲性在”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shé rù tǒng zhōng qū xìng zài(“筩”通“筒”,读作 tǒng)
比喻人的本性难以改变,即使暂时受到约束或改变,一旦脱离限制仍会恢复原状。
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源自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佛经《大智度论》,原文以蛇为例:蛇天生弯曲爬行,若被放入笔直的竹筒中会暂时变直,但一旦脱离竹筒,又恢复弯曲的本性。
深层寓意
强调“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常用于形容人隐藏的狡诈、顽固或难以纠正的习性。例如:表面看似顺从,实则心怀诡计;或批评他人屡教不改。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大智度论》原文或权威词典释义。
蛇入筩中曲性在(shé rù fūn zhōng qū xìng zài)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一个人或事物内在的本性、特点难以改变。
拆分部首和笔画:蛇(虍、丨、一),入(入,二),筩(⺮、宀、雨、ノ,四),中(丨、口、十,四),曲(曰、一、勹,五),性(⺼、生,五),在(⺍、丶,二)。
来源:这个成语出自明代杨涟侯的《战费朝云集·卷六十二·蛇韦入筩》。曾指南风吹雷动,形容势不可挡。
繁体:蛇入筩中曲性在(蛇入筩中曲性在)。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蛇入筩中曲性在无明确古代写法,因为这是一个较新的成语。
例句:小明很讨厌读书,他父母劝说了千百遍也无济于事,可见蛇入筩中曲性在。
组词:蛇鼠一窝、蛇鼠同穴、入耳如归、性情中人。
近义词:性格难改、根深蒂固。
反义词:易开弓之鸟、出尔反尔。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