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虎竹的意思、虎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虎竹的解释

铜虎符与竹使符的并称。虎符用以发兵;竹使符用以征调等。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一:“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 唐 李白 《出自蓟北门行》:“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按,《汉书·文帝纪》:“﹝二年﹞九月,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答合乃听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鐫刻篆书,第一至第五。”又《后汉书·杜诗传》:“旧制发兵,皆用虎符,其餘徵调,竹使而已。”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虎竹”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代铜虎符与竹使符的合称,主要用于军事和行政调令。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虎竹”由铜制虎符和竹制使符组成。其中:

    • 铜虎符:用于调遣军队,通常分为两半,朝廷与将领各持一半,合符方可发兵。
    • 竹使符:用于征调物资、官吏派遣等行政事务,以竹制成。
  2. 历史背景与用途
    据《汉书·文帝纪》记载,西汉初年已使用虎符与竹符作为凭证,加强中央集权。虎符强调军事控制,竹符则涉及日常行政,二者共同构成古代政令传达的核心工具。

  3. 文学引用
    该词在诗词中常象征边疆军务或家国责任。例如:

    • 南朝鲍照《拟古诗》:“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表达戍边将士的使命。
    • 李白《出自蓟北门行》:“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描绘紧急军情下的调兵场景。
  4. 权威性与考据
    主要来源为《汉书》及历代注疏,现代字典(如查字典、单词乎)也收录了词义解释,但部分网页权威性较低,建议优先参考历史文献。

如需更完整的制度演变或实物考据,可查阅《汉官六种》《史记》等古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虎竹的意思

虎竹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具有虎奔猛、竹直刚的特质。它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勇猛刚直的态度和性格。

拆分部首和笔画

虎竹的部首是虍(hū),总笔画数为19画。

来源

虎竹这个词的来源比较模糊,但它的意思可以从字面上直观理解。虎具有凶猛和勇敢的特点,而竹子则是一种直立、坚韧的植物。因此,虎竹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勇猛刚直的特质。

繁体

虎竹的繁体字为虎竹。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虎竹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和用法与现代一致。

例句

1. 他拥有虎竹的精神,敢于迎接挑战。

2. 这本书描写了一个虎竹般的女性角色,她充满正义和勇气。

组词

1. 虎啸竹林

2. 虎虎有竹

近义词

1. 虎视眈眈

2. 竹马之交

反义词

1. 屈服

2. 柔弱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