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叔的意思、刍叔的详细解释
刍叔的解释
见“ 芻菽 ”。
词语分解
- 刍的解释 刍 (芻) ú 喂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口:刍秣(饲养牛马的草料)。反刍。 割草:刍荛(割草称“刍”,打柴称“荛”。指割草打柴的人。后常用作向人陈述意见的谦辞)。刍言(常用来谦称自己的言论)。刍议(
- 叔的解释 叔 ū 兄弟排行次序第三:伯、仲、叔、季。 父亲的弟弟,亦称跟父亲同辈而年纪较小的男子:叔父。大叔。 丈夫的弟弟:小叔子。叔嫂。 拾:“九月叔苴”。 ' 笔画数:; 部首:又;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刍叔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释义可从字源与文献用例两方面解析:
一、单字释义
- "刍"(chú):《汉语大词典》解释为"喂牲口的草料",本义指割草。《说文解字》注:"刍,刈草也。象包束草之形"。
- "叔"(shū):《古代汉语词典》中作名词指"豆类植物的总称",后作"菽"。《诗经·豳风》有"九月叔苴"句,郑玄笺:"叔,拾也"。
二、组合释义
"刍叔"为并列结构,特指农作物的两大类别:
• 刍:指饲草类作物
• 叔(菽):指粮食类作物
《周礼·天官·大宰》载:"三农生九谷"郑玄注引郑司农云:"九谷:黍、稷、秫、稻、麻、大小豆、大小麦,蔬果刍叔不在其中",可见其指代基础农作物。
三、文献用例
《汉书·货殖传》记载:"燕、代田畜而事蚕,其畜宜五扰,其谷宜五种",颜师古注引晋灼曰:"五种,五谷也,黍稷菽麦稻,蔬果刍叔不在其中",印证其作为农作物的统称用法。
主要参考文献:
-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 郑玄《周礼注》四部丛刊本
-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刍叔”是汉语中的一个古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刍叔”是“刍菽”的异体写法,指草和豆类,合称时泛指饲养牲畜的草料()。其中:
- 刍(chú):意为饲草,如《周礼》中记载“刍秣之式”,即喂养牛马的草料()。
- 叔(shū):通“菽”,指豆类,如《庄子》提到“食以刍叔”,即用草料和豆类喂养动物()。
二、引申含义
在古代文献中,该词常用于比喻:
- 象征低微身份:古代科举落第者被称为“刍叔”,因状元可享“粟”(精粮),而落第者只能食“刍”,暗含被轻视之意()。
- 指代普通生活资源:如《魏书》中“甘彼刍菽”表达安于粗简的生活()。
三、使用场景
- 古籍引用:多用于描述农业、畜牧或隐喻社会地位,如宋代诗句“被绣饱刍菽”描绘祭祀用牲口的饲养()。
- 现代用法:已不常见,主要在研究古文或成语时出现。
四、相关词汇
- 近义词:刍豆、刍秣(均指饲料)。
- 反义词:膏粱(精美食物,象征富贵)。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用例,可参考《周礼》《庄子》及《魏书》相关章节()。
别人正在浏览...
白蒲保护贸易变质闭门却轨波迸勃然奋励场屋陈榻重行愁阴存根搭落大面灯市地黄牛底就丢灵反间之计浮踪隔世观山玩水贵市华表鹤九伐臼灶生蛙咎徵酒盅霁颜决溃髺墾梁苑栗暴凌波池领旂灵祀燐火理所当然乱世佳人拗劲浓洌女古偏纪凭按歉薄虔恪芊蔚倾骇秦裘琼芝商星诗偈食爵式宴殊骛束心私请素族铁面御史瓦龙人小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