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南洋公學的意思、南洋公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南洋公學的解釋

1896年盛宣懷創立于上海。經費來自電報、招商兩局。設師範院、外院(即附屬小學堂)、中院(即中學堂)、上院(即大學堂)四院。1903年起先後改名為上海商務學堂、商務部高等實業學堂、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1921年與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北京郵電學校、交通傳習所合并為交通大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南洋公學的詳細解釋:

  1. 定義與創辦背景
    南洋公學是中國近代第一所新式高等教育機構,由洋務派代表人物盛宣懷于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在上海創立。其名稱中“南洋”指代華東沿海地區(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與“北洋”形成地理區分;“公學”則因經費部分來自官方支持(招商局、電報局),部分來自民間捐助而得名。

  2. 教育體系與結構
    公學首創中國完整的近代教育體系,包含:

    • 師範院:中國最早的師範教育機構,培養師資;
    • 外院(附屬小學堂);
    • 中院(中學堂);
    • 上院(大學堂,初期設鐵路工程等理工科目)。
      這種分層模式為中國現代學制奠定了基礎。
  3. 曆史地位與演變
    南洋公學與北洋大學堂(今天津大學)并列為中國人自主創辦的最早大學。後曆經多次更名,如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等,于1921年與唐山工業專門學校等合并,組建為交通大學(今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前身)。

  4. 文化意義與争議
    需注意,“南洋公學”一詞在部分語境中(如東南亞華人社群)也泛指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海外華人學校。但主流曆史文獻中,該名稱特指盛宣懷創辦的上海南洋公學。

參考資料:綜合自搜狗百科、漢典、交通大學校史研究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南洋公學的意思

南洋公學是指位于新加坡的一所曆史悠久的學校,創建于1917年,是南洋華人的重要教育機構。它是一所以華文為主要教學語言的學校,曾為華人教育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南洋公學的拆分部首為“卩”和“氵”,其中“卩”是獨體字旁,“氵”是水的偏旁。它的筆畫數為12畫。

來源及繁體

南洋公學這個詞來源于中國的漢字,因為南洋公學的創辦者是中國人。它的繁體字為「南洋公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南洋公學的古代寫法為「南洋公學」。

例句

1. 他的祖父曾經在南洋公學學習,受到良好的教育。
2. 南洋公學是南洋地區的重要教育機構。

組詞

與南洋公學相關的組詞有:南洋、公學。

近義詞

與南洋公學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南洋學院、南洋學校。

反義詞

與南洋公學意思相反的詞語沒有明顯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