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荡寇志的意思、荡寇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荡寇志的解释

一名《结水浒传》。长篇小说。清代俞万春作。七十回,附结子一回。继《水浒传》之后,叙述陈希真、陈丽卿等及官军荡平梁山,并将梁山泊好汉一一诛灭的故事。表现了作者极端仇视梁山义军的思想倾向。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荡寇志》是清代俞万春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下为详细解释:

  1. 基本信息

    • 书名别称:《结水浒传》(初刻本署名)。
    • 成书时间:草创于道光六年(1826年),完成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历时22年,期间“三易其稿”。
    • 结构:共七十回,附结子一回,续接金圣叹“腰斩”后的七十回本《水浒传》。
  2. 内容与主题
    小说虚构了陈希真、陈丽卿等人物协助官军剿灭梁山起义军的故事,最终将宋江等梁山好汉全部诛灭。作者通过这一情节表达了对农民起义的极端否定态度,思想立场与金圣叹一致,认为梁山好汉“罪应诛戮”。

  3. 创作背景与争议
    俞万春因目睹嘉庆年间社会动荡,意图通过此书宣扬“尊王灭寇”的忠君思想。作品在清代被部分文人推崇,但因过度丑化起义军、宣扬封建伦理,现代文学评价普遍认为其艺术性和思想性远逊于《水浒传》。

提示:该书可作为研究清代文人思想倾向的案例,但需结合历史背景辩证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荡寇志 荡寇志是一个汉语词汇,表示记录和记载剿灭盗贼的志愿或纪事。下面我将通过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方面来详细解释这个词的含义。 拆分部首和笔画: 荡寇志由3个汉字组成。其中,“荡”字的部首为艹,笔画数为12;“寇”字的部首为宀,笔画数为9;而“志”字的部首为心,笔画数为7。 来源: 荡寇志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见于《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这本古代史书。它主要用于记录勇敢而英勇的将领,他们带领军队剿灭盗贼,恢复社会治安的过程。 繁体: 在繁体字中,荡寇志的写法分别是蕩寇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有所不同。荡字在古时被写作“蕩”;寇字在古时被写作“匛”或“敂”;志字在古时没有变化,仍被写作“志”。 例句: 1. 《荡寇志》是一部详细描述将领剿灭盗贼的战记。 2. 这位将军义无返顾地投入到荡寇志的行动中。 组词: 与荡寇志相关的组词有荡寇、志愿、纪事等。 近义词: 与荡寇志意义相近的词语有讨寇志、讨逆志、伏羌志等。 反义词: 与荡寇志意义相反的词语包括护寇志、助寇志等。 希望以上解释对您有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拔萃出群豹革豹钱悖慢仓雅产地谶候瘳疾篡位导火线耳聋眼黑法羊榧实風凉丰庑拊背腐秽该天高纵更多胳肢窝公族大夫后排画列花砖烜烈晦默回云回中简简届候絜静酒敌俊鸟昆竹龙幡虎纛母服努目苹末千斤使青龙寺勤绩戎秩睿思识眄守长税户头顺溜溜戍役四钵司会死贼食子徇君素交陶植田舍儿颓氓危峭文昌武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