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抓住。《元典章·户部四·田长宜强收嫂》:“ 田五儿 将 阿段 两手拏把,其 田长宜 用棍於左臂上打讫两下,不能动止。”
(2).把握。 清 冯班 《钝吟杂录·诫子帖》:“学前人书,从后人入手,便得他门户;学后人书,从前人入手,便有拏把。”
“拏把”是一个较为罕见的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其含义需结合历史文献语境理解。根据现有资料,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抓住、控制”之义
源自元代法律文献《元典章·户部四》中“田五儿将阿段两手拏把”的记载,此处“拏把”指用手抓握或控制对方的肢体动作,带有明显的物理性束缚含义。
“把握、掌握”的抽象意义
清代冯班在《钝吟杂录·诫子帖》中提到“学后人书,从前人入手,便有拏把”,此处引申为对书法学习方法的掌握或理解,强调对技艺的精准把控。
字义分解:
注意:该词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具体释义需结合文献上下文。如需进一步考证,建议参考《汉语大词典》《辞源》等权威辞书。
《拏把》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拿住把柄”。它可以用来形容抓紧、掌握住事物的关键点。
《拏把》的部首是手,有5个笔画。
《拏把》在古代汉语中的写法是“拿捌”,后来简化为现在的“拏把”。拿捌本意是拔出、搬运。随着时间的推移,古汉语发展为现代汉语,写法也经历了一些变化。
《拏把》的繁体字是「拏把」。使用繁体字的地区主要是台湾、香港以及海外华人社区。
在古代,拿把的写法是“拿捌”。捌字又称“捌摩”,由手和旁组成,旁表示手的形状,捌表示手握住柄的动作。
1. 他拏把剪刀,娴熟地剪着纸张。
2. 这把刷子的柄有点滑,要拏紧一点。
3. 记住,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拏把,不能掉以轻心。
根据《拏把》这个词,可以组成一些相关的词汇:
- 把握
- 拿捏
- 抓住
- 掌握
- 把关
与《拏把》意思相近的词汇有:
- 把持
- 操控
- 控制
- 管理
- 支配
与《拏把》相反意思的词汇有:
- 放开
- 释放
- 松手
- 散开
- 放松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