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禁夜的意思、禁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禁夜的解释

[curfew] 禁止夜间通行;宵禁

详细解释

禁止夜行。 唐 苏味道 《正月十五夜》诗:“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按, 唐 韦述 《西都杂记》:“西都京城街衢,有执金吾晓暝传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夜敕许弛禁,前后各一日,谓之放夜。”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禁夜”是汉语词汇,指禁止夜间通行或活动的制度,即现代所称的“宵禁”。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禁夜即通过法令限制夜间出行或特定活动,通常由政府或管理机构实施,目的是维护治安、防范风险或应对特殊事件。

  2. 历史沿革

    • 唐代:普通时期执行严格夜禁,由“执金吾”官员负责巡查,违者受罚。但元宵节前后允许解除禁夜,称为“放夜”(出自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及《西都杂记》记载)。
    • 宋代:延续禁夜制度,刘辰翁词中“断烟禁夜”即描写了战乱时期的严格管制。
    • 元代:规定“一更三点(约晚8点)至五更三点(约凌晨4点)禁止出行”,违者鞭笞。
  3. 特殊例外
    唐代起,元宵节(正月十五)前后各一日解除禁夜,允许民众夜间赏灯游玩,成为重要民俗传统。

  4. 现代应用
    禁夜制度演变为现代“宵禁”,常见于紧急状态、战争或特殊管控时期,如疫情期间限制夜间活动,或景区为保护生态设置“禁夜游”等。

禁夜是中国古代延续至近代的治安制度,兼具维护秩序与应对危机的作用,其历史记载和文学引用体现了社会管理的演变。

网络扩展解释二

禁夜

禁夜,是一个表示“禁止夜间活动”的词语。

部首:禾 + 夕

笔画:10画

来源:《说文解字》中有对“禁夜”这个词的解释,最早出现在《修释》一篇中,意为晚上不许外出。

繁体字:禁夜(保留了简化字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古时候汉字写法:禁(金甘)夜(亠夕良)

例句:城市规定夜间严禁噪音扰民,居民们应自觉遵守禁夜规定。

组词:禁止、禁令、禁忌、违禁

近义词:夜间禁行、夜间限制

反义词:开夜、夜行自如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